英美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1931-1937)
【摘要】:本文论述1931年到1937年期间,英美两国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
除导论和结语部分外,全文分三章。
第一章论述了英美在1931至1933年日本侵华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日本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这是对华盛顿体系的一次重大挑战,尽管英美两国在国联框架内采取了一些合作措施,但是由于两国都不想对日采取强硬制裁,加上双方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存在巨大分歧,导致这些外交和道义上的合作流于空谈,未能发挥遏制日本侵略的作用。
第二章论述了英美在日本进一步入侵中国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对美国的远东政策进行了微调,在继续奉行“不承认主义”的前提下,在中日之间维持某种平衡,不过度刺激日本、避免与之起正面冲突。与美国情况不同,当日本将扩张势力伸至华北地区时,英国在华利益受到巨大威胁。英国多次提出希望能同美国合作抵制日本,但遭到了美国的拒绝。在此期间,英美两国在共同对抗日本的问题上几乎没有采取过一致的行动能有效的威慑日本,只能眼看着日本的在华势力越来越强大。
第三章论述了英美在七七事变后在对日政策上的合作与分歧。“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原本坚守孤立主义原则的美国,随着日本侵略野心的扩大及“帕奈号”事件对公众舆论的冲击,态度有所转变,逐渐在抵制日本扩张的问题上同英国积极合作。1938年1月英美秘密举行海军参谋会谈,这成为英美在亚太地区军事合作的序幕,由此英美之间从“九一八事变”以来一直标榜的“合作”终于因日本的步步扩张而从空谈发展到了涉及军事的实质性行动,成为未来英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全球合作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