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葛兰西的领导权与文化研究

和磊  
【摘要】:本论文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为核心,阐述了葛兰西是如何影响文化研究,而文化研究在运用葛兰西的理论中又是如何挪用甚至改造葛兰西的。因此,本文所阐述的实际上是文化研究中的葛兰西接受问题。 面对时间虽不长(如果从 1964 年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算起的话),但却足够纷繁复杂的文化研究的历史,本文在写作思路上,力求以“史”为经,以“人”为纬,以个案为“点”来组织结构,由面到点地分析葛兰西与文化研究之间的细密关系。 具体来说,本文第1 章阐述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的文化观,二是他的领导权理论。葛兰西文化观的核心是启蒙思想,即把人们从原始自发的“常识”(commonsense)状态中解放出来,提升到“健全的见识”(goodsense)阶段,从而能认识自己,认清现实,为反霸权和争取新的领导权打下基础。对葛兰西来说,这是领导权的基础,是领导权发展走向的保证;没有这一基础与保证,即便是暂时获得了领导权,如法西斯,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权。由此,在葛兰西那里,领导权并不就是一种单纯的权力争夺,它应当以人民大众的解放与进步为根本目标。就领导权本身来说,其根本核心是一种通过赢得大众的同意而不是通过压制大众而实施的统治方式。领导权的争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葛兰西称之为“阵地战”(war of position)。在这其中,知识分子,尤其是有机知识分子(organic intellectuals)发挥着在特定社会集团(或政党)与大众之间的中介作用,并与大众和社会集团一道,形成与霸权相对抗的“历史集团”(historicalbloc)。历史集团的形成是赢得领导权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第2 章中,我们分析了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传统对葛兰西领导权的接受。本章首先梳理了葛兰西在英国传播的几个阶段,然后分析了文化主义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法,这为雷蒙德·威廉斯接受葛兰西打下了基础。但威廉斯对葛兰西领导权的接受更多的是一种挪用,即把领导权看作是一种“文化”,这与霍尔结构地运用领导权有着根本的不同。 在第3章中,我们重点分析了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对葛兰西的接受。总起来说,这其中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即由早期结合传统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而强调主体的同质性到强调主体的异质性,由强调霸权一方的统治到强调反霸权一方的能动性。本章我们还通过对三个个案的具体分析阐述了这一点。 第4章我们集中分析了葛兰西接受中的一个“重镇”——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可以说,没有霍尔对葛兰西理论的大力推荐和运用,葛兰西的理论也不可能在文化研究中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本章通过三个方面阐述了霍尔对领导权理论的接受,一是霍尔对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的具体阐述,二是霍尔运用领导权理论对撒切尔主义的分析,三是霍尔的“接合”理论对领导权理论富有创造性的发展。 在第5章中,我们通过分析拉克劳、墨菲的话语理论,具体阐述了他们是如何在话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亚斌;郭赫男;;大众文化研究视野下的文化霸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于文秀;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文化研究”思潮[J];求实;2002年04期
3 刘康;瞿秋白与葛兰西未相会的战友[J];读书;1995年10期
4 夏群友;;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0年09期
5 罗兰;;葛兰西研究在中国[J];哲学动态;1990年12期
6 李维意;赵雪芬;;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启示[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陈燕谷;Hegemony(霸权/领导权)[J];读书;1995年02期
8 黄炎平;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李知恕,黄金辉;葛兰西实践哲学述评[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郭燕来;;论意识形态领导权[J];前沿;2010年10期
11 王昭锋,徐雷;从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看当前意识形态工作[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2 庄曦;;从《狱中札记》看葛兰西思想对媒介研究的几点启示[J];文教资料;2008年06期
13 李震;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J];学海;2004年03期
14 田时纲;;葛兰西的生平、著作与思想[J];哲学动态;1984年04期
15 郑楚宣;葛兰西“实践一元论”和“绝对历史主义”试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16 徐强;;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思想[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17 俞吾金;葛兰西的文化观及其启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18 仰海峰;;葛兰西狱前思想发展中的四个阶段[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19 吴昕炜;;葛兰西思想的文化哲学研究路向[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9年00期
20 郑楚宣;葛兰西“现代国家”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评介[J];理论前沿;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康;;瞿秋白与葛兰西——未相会的战友[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2 山小琪;张周志;;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启示[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吴昕炜;;葛兰西对“感性的人的活动”的阐释[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姚国宏;;论葛兰西的知识道德集团理论及现实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赵可;;浅论葛兰西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刘康;;瞿秋白与葛兰西——未相会的战友[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7 陈世雄;;前言[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8 周凡;;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前言[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王纪人;;对“都市文化原理”编写的几点建议[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磊;葛兰西的领导权与文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吕连凤;葛兰西的领导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3 严梦春;河州回族脚户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韩瑞霞;美国传播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分野与融合[D];上海大学;2010年
5 高慧;追寻现代性:李欧梵文学与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祝远德;他者之维[D];四川大学;2005年
7 陈弘;论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莉;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理论视域[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卡丽娜;驯鹿鄂温克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梁涛;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文;列宁与葛兰西关于领导权思想的比较[D];辽宁大学;2011年
2 高顺起;列宁与葛兰西领导权思想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迟鸥;葛兰西政党思想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冮健;霍尔:文化研究中的传播思想[D];新疆大学;2007年
5 王晓蓓;论斯图尔特·霍尔的文化批评观[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田佳;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7 马静伟;葛兰西领导权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D];河南大学;2009年
8 孙溦茗;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高原;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刘彦涛;葛兰西的政治哲学及其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杨登超;福建院海峡文化研究取得成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记者 陈德胜见习记者 朱丽;三苏文化研究突出学术性和实践性[N];眉山日报;2007年
3 张飞龙李东芳;文化研究学科意欲何为[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记者 林娟;海峡文化研究会理事大会举行[N];福建日报;2008年
5 曹先锋;郓城水浒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N];菏泽日报;2009年
6 [意]希尔维奥·彭斯 意大利葛兰西研究所所长、佛罗伦萨大学教授;田时纲 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葛兰西政治及思想历程(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汪民安;文化研究与学术机器[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戴路;加强我国海洋文化研究[N];中国海洋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张黎;《彝族法律文化研究》出版发行[N];楚雄日报(汉);2006年
10 庞朝骥 高爱国;发掘传统法文化的优秀精神[N];光明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