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亚热带小流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风化过程中CO_2的消耗

孙媛媛  
【摘要】:河流的水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反映地表风化、剥蚀作用的强弱。河流水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在很大程度上表征着水体环境质量状况、区域环境化学特征、水体元素分布及迁移转化的规律。目前对一些较小的流域盆地河流的水文地球化学系统研究比较少,故本文选取赣江上游(赣南)和贵州平坝附近两处亚热带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水文年鉴上收集到的赣南主要站点的相关资料,对小流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风化过程及风化速率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获得如下一些初步认识:(1)赣南流域河水化学组成以Na+、ca~(2+)、Cl~-和HCO_3~-为主,其次是Mg~(2+)和SO_4~(2-),Si的含量明显较高,代表了典型硅酸盐地区河流的相应化学组成,与世界和长江水系平均水平相比,赣南流域河水含有较低的溶质浓度;贵州平坝整个水系受流域内大面积出露的碳酸盐岩的影响,水中主要离子以Ca~(2+)、Mg~(2-)、HCO_3~-和SO_4~(2-)为主,TDS远高于赣南流域和世界流域的平均值。(2)通过分析对比河流水化学和流经区域的大气降水化学,结合流经地区的流域控制面积和蒸发一蒸腾F因子,应用质量平衡和海盐校正方法定量估算出大气降水对赣南流域河水中Na~+、K~+、Ca~(2-)、Mg~(2+)、Cl~-和SO_4~(2-)的贡献率分别为14.04%、1.31%、0.68%、10.20%、28.93%和2.11%,因此大气降水对河水溶解质的总贡献率为9.25%,高于世界平均值,可见,赣南流域受大气降水影响显著。(3)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结果,定量地估算了大气CO_2和碳酸盐、硅酸盐和蒸发盐类对赣南流域河水中各种离子的贡献比例。赣南流域受硅酸盐风化作用强烈,但主要影响因素仍是碳酸盐和蒸发盐,因为受盐矿的影响,二者对赣南流域溶解质的贡献率分别为42.8%和29.2%,大气CO_2对河水溶解质的贡献率为21.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赣南流域主要风化反应以岩盐和方解石的溶解为主,贵州平坝小流域以典型的碳酸盐岩风化为主,化学风化过程明显受到气候的影响。(5)依据大气中CO_2对河水中的HCO_3~-的贡献比例的大小,估算出赣南流域每年岩石风化的大气CO_2消耗率为4.32x10~5mol/km~2,其中,碳酸盐类风化过程中的大气CO_2消耗约占91.1%,硅酸盐类风化过程中的大气C02消耗约占8.9%,由此,赣南流域岩石化学风化过程每年消耗的大气CO_2总量为1.50x10~(10)mol,约占长江流域岩石风化消耗大气CO_2总量的1.8%。(6)通过对小流域水化学的因子分析,结合水文年鉴的统计资料,大致估算翰林桥站和坝上站的年均化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屈丽丽;徐世光;杨秀梅;禚传塬;;怒江跃进桥温泉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0期
2 曾艳;陈敬安;张维;朱正杰;李键;;湖光岩玛珥湖非残渣态Rb/Sr比值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J];地球化学;2011年03期
3 温煜华;王乃昂;朱锡芬;张华安;马宏伟;陈立;;天水及其南北地区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起源[J];地理科学;2011年06期
4 邢娟;孙侃;;富拉尔基区地下水水质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5 赵振华;袁革新;吴吉春;陈剑杰;;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模拟[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4期
6 向晓晶;李廷勇;王建力;李俊云;陈昀暄;周福莉;张天文;白莹;;重庆芙蓉洞上覆基岩、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洞穴滴水水化学影响[J];中国岩溶;2011年02期
7 衣成城;李廷勇;李俊云;王建力;向晓晶;白莹;唐亮亮;谢世友;;芙蓉洞洞穴水离子浓度和元素比值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中国岩溶;2011年02期
8 李莹;;湘西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王忠忠;刘华;;广州南部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含水层结构分析[J];地下水;2011年04期
10 曹红武;;北峪河小流域水资源及优化配置研究[J];甘肃科技;2011年12期
11 王香桂;伍乾富;伍坤宇;沈立成;;搭格架温泉水化学特征及其约束因素研究[J];西北地质;2011年02期
12 方存正;王漂元;;广东省乳源县桂头镇小龙底地热田水文地质特征[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13 曾艳;陈敬安;朱正杰;李键;;湖泊沉积物Rb/Sr比值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14 冯德锃;刘金涛;陈喜;;山坡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变异影响[J];山地学报;2011年04期
15 魏国孝;朱锡芬;马金珠;许翔;徐涛;;贺兰山至吉兰泰盐湖的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J];中国沙漠;2011年05期
16 王海静;张金流;刘再华;台永东;;基于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的四川黄龙沟泉群分类研究[J];地球学报;2011年03期
17 梁庚荣;;浅谈小流域的整治[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0期
18 蒋晓东;曹建劲;李易安;殷金龙;叶进龙;;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红砂岩文物风化研究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8期
19 朱丽君;彭淑贞;陈栋栋;韩军青;;黄土沉积中钾长石/斜长石比值在不同粒级中的分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0 郭聪;;全国首例一孔18层地下水监测示范井验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松泉;刘素娟;;缙云县小流域山洪特征分析及监测预警模式初探[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赵淑玲;;矿区小流域供水水库方案研究[A];第四届全国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思亮;刘丛强;李军;郎赟超;李龙波;;黔南小流域硝酸盐同位素特征与植被覆盖间的联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思淼;戴长雷;曹伟征;关佳南;;高寒区小流域春季融雪径流与降水关系初步分析——以柳树河为例[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5 王继华;;河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及水化学特征[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6 仝海杰;于军营;张韫宏;;硝酸钠-硫酸钠混合气溶胶风化过程的FTIR-ATR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徐畅;;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李勉;杨吉山;杨二;申震洲;;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淤地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唐从国;刘丛强;;乌江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高焕;蔡强国;朱会义;王贵平;冯九梁;;小流域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莹;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作用与大气CO_2的消耗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姜凌;干旱区绿洲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形成及演化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宋照亮;喀斯特流域风化成土作用及其矿质元素行为与环境质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4 严志宇;海上溢油风化过程的研究及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5 刘晖;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及安全模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周月敏;面向小流域管理的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7 李治军;北方沿海小流域河谷型地下水库最优库容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陈旺;豫西石炭纪铝土矿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郭明春;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森林植被坡面水文影响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10 赵爱军;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媛媛;亚热带小流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风化过程中CO_2的消耗[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新平;乌江流域水化学特征、风化过程中CO_2的消耗及水质变化趋势的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静;亚热带小流域河水水化学、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对风化的指示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薛彦山;亚热带小流域河流水体稳定碳、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对风化的指示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丹;中国东部若干入海河流水化学特征与入海通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何丽;小流域农业环境与污染治理[D];辽宁大学;2011年
7 黄天明;应用环境同位素研究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补给来源[D];兰州大学;2007年
8 曾贤薇;其宗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岩溶水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9 李甜甜;赣江上游与红枫湖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溶解碳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玉;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泾河流域地下水循环模式及其可更新能力评价[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良 记者 高学冬;望奎 上半年治理小流域2.4万亩[N];黑龙江日报;2010年
2 刘明亮 王树华;出资2000万元冯三兔治理小流域[N];山西日报;2010年
3 熊云;黎川多举措治理河道小流域[N];抚州日报;2011年
4 记者 张越姣;我市30条小流域实现保水固土[N];铁岭日报;2010年
5 记者 高晓萍;西安将治理百余条小流域[N];中国环境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张涛;106条小流域的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03年
7 张珉;好一条棉花小流域[N];中国水利报;2000年
8 冯唐波;不要轻视小流域小水系治理[N];农民日报;2004年
9 记者 李利军 王森林;“铁冲模式”全国亮点[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10 东江时报记者 龙生财 通讯员 廖鹿云;“十二五”实施22宗小流域综治工程[N];惠州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