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倪虹,李继坤,房洁,崔乃强;大黄酸对肿瘤坏死因子α所致胰腺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年03期 |
2 |
王文莉,程桂香;烧伤四号搽剂中有效成分的鉴别及含量测定[J];中国药事;2002年12期 |
3 |
杨文修,李晓东,刘保华,陈立君,王辉,赵英利,齐清会;大黄酸抑制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升高[Ca~(2+)]_i和释放TNFα的作用特征[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4 |
谭正怀,沈映君,赵军宁,李杭翼,张杰;大黄酸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功能的影响[J];药学学报;2004年11期 |
5 |
庄有光,黄新生;HPLC测定大黄■虫丸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J];中成药;2005年09期 |
6 |
王改敏;张明丽;;大黄在热证中的运用[J];四川中医;2007年06期 |
7 |
何薇,曾祖平,穆树仁;化积膜中大黄酸的含量测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年05期 |
8 |
王金华,周海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清胃丸中大黄酸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07期 |
9 |
蔡志刚,田丰华,赵福运,丁海曙,王晓霞;近红外光谱系统在游离皮瓣微循环血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
10 |
周友华,包淑英,黄振宇,李凤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便灵胶囊中大黄酸的含量[J];天津药学;2004年05期 |
11 |
李磊,刘瑞,袁波,熊志立,李发美;大黄HPLC指纹图谱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5年17期 |
12 |
黄齐林;马志刚;曹秋娥;;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06年10期 |
13 |
郝贵奇;马群;张卓勇;乔延江;;中药材黄连颗粒度对近红外光谱的影响[J];现代仪器;2006年05期 |
14 |
林雅军;甄永苏;;大黄酸对肿瘤细胞EGFR和HER-2靶点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J];癌症进展;2008年03期 |
15 |
严志红;黎拒难;唐睿;;碳糊电极吸附催化伏安法测定大黄酸[J];药物分析杂志;2010年02期 |
16 |
杨晶晶;张苏阳;韩泳平;;正交法优化大黄中大黄酸的提取工艺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7 |
于永洲;;HPLC法测定通便宁片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含量[J];世界中医药;2010年05期 |
18 |
钱枫;肖海龙;付永强;周新奇;;近红外光谱快速筛查奶粉中三聚氰胺定性模型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5期 |
19 |
林娜;刘林祥;李建荣;牛惠珍;高晓山;;非正品大黄与正品大黄的致泻和抑菌作用[J];中药材;1990年04期 |
20 |
蓝顺碧,阕向红,赵甫哲;《高等医学院校综合实力评估研究》权重系数的确定与程序设计[J];医学信息;1998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