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执政以来的“去中国化”问题研究
【摘要】:
2000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微弱优势当选,并于5月20日上台执政。在党纲中明确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与国民党下台,标志着台湾政治生态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民进党自执政以来,出于“台独”的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各个领域大力推行“去中国化”,希冀割断台湾与中国的脐带,逐步实现其“台独建国”的主张。
正文分为四部分,对民进党执政以来的“去中国化”政策进行论述和分析。
第一部分从“台独”理念的滋生与民进党“台独”路线的确立,分析民进党“去中国化”的政策缘起,进一步说明民进党推行“去中国化”是有着其“台独”渊源的。
第二部分论述了民进党推行“去中国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民进党为了“去中国化”,将“台湾民族论”、“台湾文化多元论”、“台湾文化异于中国文化”作为其理论根据,并从其巩固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出发,全方位推行“去中国化”。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对民进党“去中国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各个方面的表现作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
第四部分论述了民进党“去中国化”对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的影响与未来走势。民进党“去中国化”的实质就是“渐进式台独”,对台湾岛内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及两岸关系的进程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去中国化”的主张违背全体中国人民和台湾人民的根本意志,它终究改变不了两岸文化渊源。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两岸的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去中国化”的最后结果只能是民进党为此而丢掉执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