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
【摘要】:
语义指向分析是近些年来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动结式又是汉语句法系统中颇具特色的句法结构,其语法、语义特点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汉语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
本文在先贤时贤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汉语动结式为研究对象,以动结式的历史来源和发展作为研究基础,运用动结式配价的研究成果,以优选论为理论背景,力求描写和解释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基本概念做出界定和说明,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理论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对动结式和语义指向的研究现状做出综述。首先从动结式的产生时间、动结式的历史来源,和动结式的配价研究这三个方面介绍目前学术界对动结式的研究。接着对目前语义指向的研究做了概述。最后阐述补语语义指向研究的现状,并对本文研究的要点做出说明。
第三章讨论了现代汉语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首先讨论动结式语法、语义上的特点和限制,语法、语义上的特点是由于深层语义结构的复杂性、多维性和表层句法结构的单一线性的不对称造成的,这种不平衡性也造成了动结式补语语法指向和语义指向的不对应的必然。接着讨论现代汉语动结式的类型。文章提出了两种划分动结式类型的方法,一是依据述语谓词语和补语谓词指向的特点分为分属型和兼属型两类。二是依据补语语义的虚实分类:补语表示抽象意义和补语表示具体意义。最后依据配价理论,通过对动结式的整体配价、动结式述语谓词和补语谓词的配价以及论元出现情况的分析,对补语语义指向做出分类。
第四章着重讨论了受事主语句、“被”字句、“把”字句、重动句的句法和语义特点,说明这些句式和动结式的联系,以及在这些句式中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动结式在这些句式中的分布情况,以阐明如何通过句式转换来判定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
第五章探讨在优选论的框架下如何确认补语的语义指向。首先论述补语语义指向的可指和能指。由于补语可指向多个语义角色,致使句子产生歧义。我们这里对歧义的解释是基于认知的,如:指向上靠近的“优势”理论,即语义关系比较近的成分在线性序列中也趋于靠得比较近;动结式表示的复合事件中两个子事件之间存在致使关系;施事、受事的生命度同补语谓词论元生命度的匹配,以及受事宾语定指程度的高低,都对语义指向有一定的影响。然后在优选论的框架下,综合所有可能影响补语语义指向的因素,确定制约条件,通过分析实际语料来说明制约条件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对优选论的操作方法的可行性做出检测。
第六章是结语。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做出总结,并对本文的不足做出说明。
本文对动结式补语语义指向的研究采取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方式,力图将共时和历时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在配价理论的指导下,对补语的语义指向分类描写,继而做出解释,并归纳出补语语义指向和动结式的配价、述语谓词的配价,以及补语谓词的配价之间的关系。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下,确定补语的语义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