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供需研究
【摘要】:
本文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文、气候以及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资料,利用全球气候变化模式,得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各因素的变化量,分析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2010年温度较1991~2000年有所升高,升高幅度较小,2010~2020年温度相比2000~2010年升高2.1℃,降水量变化相比温度变化的变化幅度较弱。2000~2010年珠江三角洲降水量基本稳定,之后出现升降明显的情况,除2016年有明显减少,其余均有升高,2011~2020年珠江三角洲降水总量与2000~2010年相比,总量上升。本文利用全球气候模式所得气候资料与水资源估算模型和预测模型相结合,得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供给总量16740.45×10~6m~3,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三大部门的用水需求,结合水资源供给量得到该地区水资源存在短缺现象,但因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过境水量的补充,该地区面临水资源安全威胁的同时,需要迫切解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率提高的问题。最后结合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现状和规划,提出水资源配置必须做到合理化和最大效用化、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协调区域利益分配、加强洪水的防治机制等建议。
|
|
|
|
1 |
张素娟;张义文;赵艳霞;;河北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资源约束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6期 |
2 |
梁卫东;徐敏;;吉林省中部地区水资源配置初探[J];吉林水利;2007年10期 |
3 |
胡春芳;王立国;;长春市城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4期 |
4 |
贺伟程;黄河水资源情势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0年03期 |
5 |
董文娟,王兰宁,谭言科,胡邦辉;气候嵌套模式的进展及双向嵌套模式对降水的模拟[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6 |
熊喆;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气候时空演变特征的模拟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年02期 |
7 |
刘华强
,钱永甫
,郑益群;嵌套域大小对区域气候模式模拟效果的影响(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2年01期 |
8 |
吕其浪;;滨海港建港水资源条件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年10期 |
9 |
汤剑平,苏炳凯,江静,赵鸣,潘益农,符淙斌;一个引入近地层的区域气候模式[J];大气科学;2001年02期 |
10 |
罗瑞坤,牛万军;西丰县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9期 |
11 |
刘文具;;保定市水资源供需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
12 |
龚威,李维亮;中国区域气候模式对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暴雨过程的模拟[J];应用气象学报;1997年03期 |
13 |
钱永甫,刘华强;论区域气候模式与全球模式嵌套时边界区的选择[J];大气科学;2001年04期 |
14 |
潘劲松,翟国庆,高坤;区域气候模拟中多种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比较研究[J];大气科学;2002年02期 |
15 |
李清梅;山西的水资源怎样支撑全面小康建设[J];山西水利科技;2003年01期 |
16 |
温进化;毛明海;;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浙江缙云好溪流域为例[J];科技通报;2006年03期 |
17 |
孙超;牛最荣;;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甘肃省鄂尔多斯盆地为例[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1期 |
18 |
刘华强,钱永甫;P-σ坐标系区域气候模式对冬夏季月平均场的模拟试验[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9 |
郑益群,苗曼倩,钱永甫;湍流动能闭合方法在区域气候模式中的应用[J];气象学报;1999年06期 |
20 |
胡泽竣;遵义市城市供水对策研究[J];贵州地质;199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