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满汉对勘的《清文指要》动词重叠研究
【摘要】:本文以清代满汉合璧文献《清文指要》中的动词重叠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重叠的具体形式、共时和历时特征等进行考察,并运用满汉对勘的方法,对文献中动词重叠的时体意义进行了研究。《清文指要》动词重叠的类型主要有VV式、V一V式、V了一V式、V他一V式、V着V着式、V1V1V2V2式、V来V去式、V 了又V式、V着又V式9类。从动词重叠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认识到满(蒙)汉合璧文献和北京话教科书等互文性文献之间的继承关系、差异性及其自身的独特性。从时体意义来看,《清文指要》动词重叠可表短时体、延续体和反复体。第一,单双音节VV式、V一V式及V 了一 V式表短时体。从满汉对应来看,动词重叠及其所在句子可对应满语“majige+V”、祈使式(-reo/-reu、-ki等)、现将时和过去时、条件副动词等,分别体现了其短时、轻微的意义,动态性、完整性特征及常用于条件句式的特点。第二,V着V着式和V来V去式表延续体。V着V着式表示动作V的延续。对于V来V去式,已有研究通过对汉语历史文献的考察已经证明,V来V去式先表反复体,后表延续体(陈前瑞、王继红2019),从满汉对应来看,其时体意义主要对应满语中的持续副动词和直至副动词。第三,V了又V式表反复体。《清文指要》中双音节动词可进入“V 了又V”式与满语的对译有关。对于V1V1V2V2式重叠,可以表反复体和状态描写。从满汉对应来看,主要对应满语的持续副动词、并列副动词以及状态词(其中有的为元音交替构成的状态词)。此外,V他一V式可能用于强调宾语受到影响。旗人汉语动词重叠存在地域分布差异。京师旗人汉语《清文指要》和驻防八旗旗人汉语《新刊清文指要》、东北旗人汉语《满汉成语对待》的重叠使用情况有所不同。从文体来看,《清文指要》与说唱文学子弟书动词重叠的使用也存在差异。以《清文指要》为代表的旗人汉语动词重叠使用情况,符合重叠发展到清代的共性趋势,重叠形式较为丰富。也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如重叠式“V了一V”可以表示动量,双音节动词可以进入“V 了又V”格式,经考察,应当与满语“V+dade(而且)+geli(又)+V(同前一个V)”形式对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