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三音节结构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研究

崔四行  
【摘要】:本文运用韵律句法学及语体学相关理论研究了三音节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的情况,揭示出:不同语体中韵律和句法之间的交互作用,句法决定韵律、韵律制约句法。因为句法决定韵律,离开句法研究韵律,即为无根之木;因为韵律制约句法,离开韵律研究句法,则不能揭示句法的本质。 本文在前人三音节研究基础上,用语体、句法、韵律三个平面解释三音节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时的语体、句法、韵律属性,以期对三音节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第一章,概述三音节及三音节状中关系研究成果,进而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三音节的相关理论研究,如辅重原则、深重原则、信息量原则、重音无关说、“右向构词、左向造语”说等,从而奠定本文理论基础。 第二章,进入论文的核心研究章节,重点研究三音节中副词作状语的韵律句法特征。文章研究状中关系时,引入了语体学的相关概念,并基于冯胜利(2006)语体研究的基础上,区分了书面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其中非正式语体包括书面非正式语体和口语语体两部分。由此区分了两类嵌偶词和两类合偶词,第一类只能用于书面正式语体中,严格遵守“句法自由、韵律黏着”的要求。第二类可用于非正式语体中,只有第二类嵌偶词和口语中的单音节副词才可能出现在三音节中作状语。并按照副词的句法表现区分了三类副词,饰CP副词、饰VP副词、饰V′副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1+2]和[2+1]两种音组模式的句法性质以及是否可以独立合法存在,进一步揭示韵律和句法之间的交互作用。 第三章,重点研究三音节中形容词作状语时的韵律句法特征。根据语体区分两类嵌偶词和合偶词之后,从句法入手,分别分析单音节形容词以及双音节形容词修饰动词时的句法属性,即修饰动词词项还是修饰动词短语,修饰动词词项则三音节结构的句法性质是句法词,修饰动词短语时则三音节整体结构是短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独立时的合法性,找出其合法及非法的制约条件。 本章对形容词能否作状语,以及区分“形+动”还是“副+动”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乱批评”、“老打架”中的“乱”和“老”发生了附缀化,并从句法和韵律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由此认为“老”、“乱”等词是处于副词和形容词之间的一类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研究[1+2]和[2+1]的句法属性,揭示韵律和句法之间的交互作用。 第四章,重点研究三音节中名词作状语时的韵律句法特征。文章首先澄清了关于名词作状语的一些基础问题,如名词是否可以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和介词短语作状语之间的关系等,并提出名词作状语应当在语体框架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三音节中名词作状语,分析说明[1+2]出现于谓语位置与定语位置时合法与非法的成因,分析说明[2+1]时不同的句法属性,以及[1+2]和[2+1]的对立等等,充实了目前三音节中名词作状语的研究。 第五章结语,总结三音节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三音节研究中,“句法决定韵律、韵律制约句法”乃是本文的研究思路,通过韵律和句法之间交互作用来探讨三音节状中关系。强调“不能离开结构谈韵律,亦不能离开韵律谈结构”,同时区分了状中关系时不同语体的作用范围,认为综合运用韵律、句法和语体理论,厘清各自作用范围,方能探得三音节本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柴莺;王晓娥;;谈谈声乐艺术中歌词的音乐性[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2 郝双魁;;英诗汉译音乐美的补偿翻译技巧[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尹修贵;;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J];作家;2011年16期
4 冯莉;;章回小说回目中单音节形容词的叙事语法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5 卢丽君;;语言符号在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表情效果初探——以埃米莉·迪金森诗歌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6 骆珉;;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9期
7 邱宇彤;;情迷万仙山[J];金秋;2011年12期
8 高崎;;幸运:靠近诗就是靠近天才[J];诗刊;2011年17期
9 雷水莲;;孙大雨:“新月”的别一种韵律[J];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04期
10 关意宁;;盛世之歌唐诗[J];音乐生活;2011年09期
11 谢耀德;李保民;;流动在历史长河中的韵律——木卡姆艺术[J];丝绸之路;2011年13期
12 耿力;;书法和音乐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作用[J];大家;2011年15期
13 秋果;达理;;琴弦异情[J];民间传奇故事(A卷);2011年08期
14 杨玉山;;释读杜甫《饮中八仙歌》[J];华夏星火;2005年02期
15 李莉;;海也是个孩子[J];神州学人;2011年08期
16 汪根发;;感悟“中华茶文化”[J];茶博览;2011年05期
17 徐斌;;失败的“拔河”[J];新闻实践;2011年08期
18 王立世;;王立世的诗[J];山西文学;2011年08期
19 ;收藏一个夏天 S·DEER 那些记忆 那裙人[J];明日风尚;2011年08期
20 C.Lee;M.Gordon;D.Büring;杨彩梅;;《话题与焦点:从跨语言的视角审视语义与语调》介绍[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红;;对“辅重”韵律声学表现的探讨[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双志伟;孙金城;胡郁;易立夫;杨静;;基于量化韵律模板的小型语音合成系统[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初敏;;自然言语的韵律组织中的不确定性及其在语音合成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4 宗跃光;顾朝林;甄峰;;景观规划韵律学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运用[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5 马志强;;用韵律法做预报的分析应用[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6 蔡莲红;周俏峰;;音频合成与语言合成[A];第三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刘现强;;从“也”和“只”看状中结构韵律的复杂性和可能的控制因素[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吴宗济;;试从文学与艺术的韵律探索普通话的韵律规则[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9 胡辉;李晓明;;月亮交点潮与中国大陆大震活动的韵律关系[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邹煜;;新闻播音语言韵律标注初探[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四行;三音节结构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赵彬;挣脱文字梦魇后的舞蹈与歌唱[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文斌;泰戈尔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丽娟;从名词、动词看现代汉语普通话双音节的形态功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朴镇秀;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量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刘富华;中国新诗韵律与语言存在形态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冯存凌;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侯传文;话语转型与诗学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9 蔡英杰;《孙子兵法》语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10 全春梅;朝鲜近代自由诗形成过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建华;论建筑艺术中线条韵律与环境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亚斌;汉语自然口语的韵律分析和自动标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叶萍;“气韵”与“韵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丰田;英汉歌词翻译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吾斯曼·居买;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歌词的韵律特点[D];新疆大学;2007年
6 白瑞雪;“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7 裴雨来;“的”格式、“对”格式与语句停延间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罗欢;艺术作品的构图[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9 尚青青;解读格温朵琳·布鲁克斯的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武瑞;校园流行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报记者 隋永刚;于兴:写出诗歌的韵律[N];北京商报;2011年
2 记者 丛峰 段世文;百事风波起 和解可有期[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本报记者 赵书彬 韩连启 杨军录;白嘎:古道新韵律[N];西藏日报(汉);2011年
4 袁志发;人生的韵律(上)[N];光明日报;2006年
5 梁国坚;把握市场韵律 八招化解竞争[N];人民政协报;2003年
6 高昌;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段世文;“百事仲裁风波”有结果 四川韵律获赔近百万[N];经理日报;2003年
8 城镇;感受德国“流水别墅”韵律[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9 ;线条中的无言韵律[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本报通讯员 钟晓冬 本报记者 宋志明;踏着和谐的韵律奋进[N];陕西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