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运用长期护理保险应对我国独生子女家庭长期护理风险的研究

张一帆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国概莫能外。中国庞大的老年人口,使得我国老龄化问题相较于其他国家更为突出,老年人口失能问题尤为严峻。据统计,2014年我国老龄人口突破2亿大关,其中失能老人高达3750万人。与此同时,在中国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传统的多子女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子女数量的锐减,独生子女家庭个数的激增,使得传统的由家庭多个子女共同照料年迈父母的养老护理模式受到严重冲击,传统家庭的照护功能正在逐渐丧失,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不能完全得到满足。一方面缺乏足够的护理人员,另一方面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这些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着比一般多子女家庭更为严峻的长期护理风险。引发这一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子女外出求学、工作或成家会造成家庭的空巢化;如果独生子女伤残或者死亡,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父母将陷入无人照护的困境等。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成年步入社会,他们的父母已经或即将步入老年,这些家庭老年父母面临的长期护理风险愈发突出,这些家庭陷入困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独生子女父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控制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在他们年老面临无人护理、无钱护理的困境时,无论从伦理还是责任角度,国家和社会理应担负起这些家庭老年父母的长期护理责任,为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提供所需的长期护理服务,帮助这些家庭共同应对其面临的长期护理风险。当下,如何应对独生子女家庭的长期护理风险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各国的实践证明,长期护理保险是应对老年人长期护理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长期护理保险一方面可以减轻有护理需求的老年人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所需的护理服务。因此,对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长期护理风险,政府需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有效配置资源,尽快实施独生子女家庭长期护理保险,使这些家庭老年父母的护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安度晚年。本文首先介绍了长期护理和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具体阐述了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长期护理风险,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式——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其次分析了独生子女家庭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可行性;并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继而用已有的独生子女数量测算了我国独生子女家庭长期护理需求者数量及长期护理费用额度,表明独生子女家庭自身无法承担数额如此巨大之长期护理费用,国家和社会应当共同承担这些家庭老年人的照护责任。最后,基于社会保障理论、福利多元理论、责任政府理论明确了政府在开展独生子女家庭长期护理保险的过程中应负主体责任,并提出了开展独生子女家庭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红;;北京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及途径[J];人口与经济;2012年06期
2 李春会;李姗;;我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面临的问题[J];前沿;2013年04期
3 时洪洋;谢丽霞;;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问题及下一步[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4 蒋永康;德国护理保险法及给我们的启示[J];社会;1997年06期
5 丹晓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市场调查与展望[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04期
6 陈瑞霞;护理保险——应对中国老龄化困境的有效途径[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王杰;戴卫东;;长期护理保险在中国的选择——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04期
8 刘金涛;陈树文;;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韩振燕;梁誉;;关于构建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必要性、经验、效应、设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周海珍;;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设计浅析——对美日德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借鉴[J];兰州学刊;2012年10期
11 程杰;;大连发展护理保险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12 郝君富;李心愉;;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经济影响与启示[J];人口学刊;2014年02期
13 陈杰;日本的护理保险及其启示[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02期
14 王红;;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建立与发展——通过与日本的比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5 仝利民;王西民;;日本护理保险的制度效应分析[J];人口学刊;2010年01期
16 戴卫东;董丛文;;商业护理保险在中国的前景分析——兼论中国未来老年生活护理制度模式[J];学术交流;2007年04期
17 元奭朝;金炳彻;;韩国老人护理保险的批判性检验[J];社会保障研究;2008年01期
18 赵艳华;路璐;;我国长期医疗护理的政府参与情况及趋向构想[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4期
19 高春兰;;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中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分担机制研究——以日本和韩国经验为例[J];学习与实践;2012年08期
20 李春斌;;社会护理保险法律制度对于应对西藏人口老龄化的价值[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丽;;对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探索与分析[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2 陈瑞霞;;护理保险——应对中国老龄化困境的有效途径[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一帆;运用长期护理保险应对我国独生子女家庭长期护理风险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2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荆涛;长期护理保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汤文巍;上海市老年长期护理保险(LTCI)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我国城镇居民护理保险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2 刘宇娇;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蔚;我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康昊昱;上海市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萱;日本护理保险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上海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亚欧;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余涛;我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邹小菲;长期护理保险的全球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展望[D];青岛大学;2005年
9 韩丹;利用财税政策促进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张晓峰;我国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开发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美国女性更愿意购买长期护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顾虎;德国注重护理保险[N];消费日报;2001年
3 张贵民;日本的护理保险:照顾与预防并重[N];中国社会报;2006年
4 杜鹃;我国护理保险供不应求[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陆明琇;美国人为什么不愿购买长期护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2009年
6 荣幸;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前景分析[N];中国保险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谢柳;养老:期待加快发展护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2011年
8 周敏;我国亟须发展长期护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仝春建;应对老龄化需发展商业护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2012年
10 周南;护理保险,为养老未雨绸缪[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