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

董虹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今天,国际贸易作为一个国家对外经济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该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然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带来了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系统的极大的挑战,区域性、国际性以至全球性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已经对于世界和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于环境对于贸易的影响和贸易对于环境的影响的分析,得到在现今世界中每一个国家如何处理其自身的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协调发展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国际贸易协议和国际环境协议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理论和政策相结合研究方法,分析了环境政策和贸易政策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的结论。各国政府不能不面临着这样的现实,尤其在多边贸易谈判和多边环境谈判的过程中。各国政府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考虑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协调问题,加强各国关于贸易和环境方面的国际合作,为各国经济的增长提供合理的发展路径。当然,对于国家自身来讲,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情况选择国际合作的时机和深度。这对于中国这个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如何决定自己在新一轮贸易谈判和以后的环境谈判中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解释三个议题,一是环境从理论上和现实上对于贸易的影响,二是贸易从理论上和实际上对于环境的影响,三是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 在第一部分的分析中,环境作为一种特殊要素,会导致一国所拥有的资源情况发生变化。尤其是当政府采取政策手段改善由于环境引起的外部性的时候,一国所拥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会引起贸易方式的变化和贸易结构的调整。同时,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会越高,这会导致贸易品发生更快的质和量的变化。在本部分的第一章介绍了贸易和贸易政策对于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了贸易作为内生变量影响一国的对外经济行为和国内的经济增长;同时介绍了的环境问题出现的历程,讲述了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一般态度。第二章从环境现象产生原因说明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并分析了环境和环境政策对于贸易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三章分析多边贸易体系受到环境问题的冲击所产生的一些变化。 在第二部分的分析中贸易是一国发挥自身的优势,出口自己的比较优势产品,进口自己的比较劣势产品的行为。贸易行为的发生是国际分工的结果,为参与国际分工,国内会调整自己的生产结构,而生产结构的调整构成对于作为资源用途的环境的调整和作为废弃物的环境的扩大。资源的调整会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的调整,废弃物的增加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品质下降。贸易可能导致资源的更为有效的配置,但同时又会引起能够利用的资源总量的下降。在本部分中首先分析了贸易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并给出了具体评估贸易政策对环境影响的一般原则,最后阐述了一些多边环境协议考虑了国际贸易原则后所做出的一些变动措施。 在第三部分给出了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对于国内贸易和WP=4环境问题,出于利己的目的可以不必顾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处于利他的目的就需要考虑协调处理贸易政策的收益和环境政策的收益,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而对于跨国的环境问题的处理上要慎重,环境问题纳入多边贸易体系进行探讨已成为定局,关键是环境问题的讨论的深度和解决的方式,发展中国家应该强调必须得到发达国家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资助。在本文的最后一章就中国目前的贸易和环境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尤其是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以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影响和环境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变得更为重要,由此提出了中国进行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协调的一些基本看法。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帮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的博士导师王绍熙教授在文章的分析角度、结构框架等方面给了我宝贵的指导,使得文章得以顺利的完成。在文章准备过程中,我还得到澳大利亚科庭大学的Michael Thorpe, Ian Kerr, Janice How和Tsenrenhand Byambadash等学者和我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贸易与环境工作组一起合作的各位专家的协助,在此一并表达我的衷心感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新华;评美国的贸易政策与贸易政治[J];国际观察;1995年02期
2 俞海;;以欧盟之道反绿色壁垒——环境贸易政策:欧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经济;2007年08期
3 张磊,袁国良;贸易政策行动主义批判[J];学术月刊;1998年11期
4 郑仰南;WTO贸易政策对中国林产品贸易政策的影响[J];学术交流;2003年02期
5 钟娟;;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南北关系研究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3期
6 段晓东,汪应洛,陈金贤;贸易政策对经济体系干预的一般分析框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7 张磊,袁国良;贸易政策行动主义与中性主义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8 周宣;新旧交替格局下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01期
9 潘申彪;;绿色壁垒与循环经济[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5年02期
10 肖德,周先平;WTO对美国贸易政策的评审[J];当代亚太;1999年09期
11 陶忠元;对WTO贸易政策评审机制的重新审视[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02期
12 黄静波;新自由主义贸易政策论及其演进[J];经济学动态;2003年11期
13 钟娟;;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南北关系研究综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4 张宏武;童辉;;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与产业生态化[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2期
15 胡民;;基于模糊层次评判模型的确定排污权总量方法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年01期
16 俞顺洪;;贸易、气候变化和政府管理创新[J];桂海论丛;2011年01期
17 甄翌;;WTO的环境政策及企业应对策略[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8 王自力,田明华,李俊;国际贸易政策的保护性研究[J];北方经贸;2003年04期
19 何卫红;郑垂勇;;我国环境会计实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7年03期
20 王倬;;OECD的环境政策浅析[J];时代金融;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昕杰;;完善节能减排环境政策再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周辉;;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差异化环境政策初探[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夏光;;论环境政策转型[A];第二届环境保护市场化暨资本运营与环保产业发展高级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刘秋妹;;欧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其启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5 钱晓英;林振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分析——基于复合型环境政策的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6 秦天宝;;比利时弗拉芒地区《环境政策法(草案)》述评——兼谈对中国的借鉴意义[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7 文黎照;;试析环境政策与环境法的关系[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范允行;李明华;;论中国环境政策的变迁[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商务部:发布《汽车贸易政策》[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10 李新;胡紫月;;减少包装废弃物污染的环境政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虹;论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姚新超;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崔先维;中国环境政策中的市场化工具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聂国卿;环境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5 姜伟;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张军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文锋;贸易政策形成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袁明鹏;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及其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王孝松;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决策机制和形成因素[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明圆;论日本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融合[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秀丹;欧盟环境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春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政策及其实践走向[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郭力;日本环境政策的变迁对中国食品贸易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4 萨日娜;关于环境政策对自然资源利用影响的中日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5 宗斌;环境税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彦军;欧盟的环境政策与环境外交[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于红;区域环境保护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林振强;WTO背景下中国环境规制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刘红;基于生态安全的区域环境政策绩效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10 韩海;我国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王曦;以国家环境政策统一政府各部门职能[N];社会科学报;2006年
2 记者 郝文秀;我市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政策有了“一册通”[N];通辽日报;2007年
3 新华社记者 王振华;布什政府贸易政策新特点[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孙志燕高世楫;环境政策存在的若干问题及调整思路[N];学习时报;2007年
5 鲁原;从惠特曼辞职看美国今后的环境政策[N];中国环境报;2003年
6 李剑 译;美国环境政策发展趋向[N];中国环境报;2005年
7 记者 王巧然;实现高能耗行业能源高效利用[N];中国石油报;2005年
8 黄冀军;环保万事 唯此唯重[N];中国环境报;2006年
9 任振强;日贸易政策遭世贸成员严厉批评[N];国际商报;2000年
10 记者 曹玖梅;WTO结束对我过渡性贸易政策审议[N];国际商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