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日韩产业内贸易与东北亚经济联合

朴世滩  
【摘要】:在没有政府间制度性协调机制的条件下,韩中日三国维持了根据市场力量自然产生的经济关系。但是为了应对日益发展的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另外也根据三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进行制度性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因此,亚洲金融危机后东北亚国家开始了建立中日韩FTA的探讨。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韩之间的贸易结构,已从产业间贸易转变为产业内贸易、成品间贸易转变为半成品间贸易。这有可能导致东北亚区域内的国际竞争力将会被半成品生产的竞争力所左右。但是,韩国除了通讯装备、电子部件及电子器械等少数部件产业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以外,其他部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低于日本和台湾地区,而且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中国迅速追赶,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如果在这种竞争力结构下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贸易收益只会归属于半成品比较优势较大的国家和地区,而对于韩国来讲,如不提前制定产业对策,将有失大于得的危险。 韩国在推进中日韩FTA时,需有一个准备阶段,要事先制定出确保半成品产业在区域内竞争力的政策,按政策规定的优先顺序尝试渐进性的地域经济合作。韩国应根据仅在纺织品、鞋类、化学等产业上具有半成品及部件出口竞争力的情况,对这些产业进行果断的调整。同时,还要对在区域内需求前景良好的新半成品产业方面,关注与中国和日本进行经济联合的可能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升采;韩中经济交流的现状与前景[J];当代亚太;1996年01期
2 金震燮;关于加强韩中旅游交流的几点建议[J];当代韩国;1998年04期
3 金泰弘;韩国的金融危机与韩中新经济合作关系的探索[J];当代韩国;1999年Z1期
4 李东镐,胡广翔;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与韩中经济合作课题[J];当代韩国;1996年04期
5 吴莲姬;韩中合作建立风险投资基金[J];当代韩国;2003年04期
6 闽惠暎;韩中经济合作现状与今后课题[J];当代韩国;1996年01期
7 郑钟旭;建立韩中战略伙伴关系[J];当代韩国;1998年01期
8 盛利 ,田杨;做中韩友好的使者——访韩中亲善协会会长李世基先生[J];走向世界;2003年04期
9 金相厦;为了韩中经济合作的新天地[J];当代亚太;1994年06期
10 崔炯佑;韩中协作关系的新展望[J];当代韩国;1997年01期
11 伟;韩中联手在津组建DOP合资企业[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7年05期
12 文正九;韩中贸易现状及促进方案[J];当代韩国;2002年04期
13 李承勋;论21世纪韩中经济合作[J];当代韩国;1998年04期
14 李炳镇;韩中贸易合作现状与展望[J];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02期
15 ;“2000年韩中风险投资项目洽谈会”在北京召开[J];当代韩国;2000年03期
16 赵显埈;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可能性及韩中经济交流[J];开放导报;2003年Z1期
17 金相厦;韩中经贸关系发展展望[J];国际贸易;1994年07期
18 张幸福;韩中经贸现状和前景[J];当代韩国;1994年01期
19 张幸福;韩中经贸现状和前景[J];当代韩国;1994年02期
20 李圭泽;韩中贸易分析与展望[J];当代韩国;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kio KOIZUMI;;中日韩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民健康:医学的良知与承诺”医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王玉楠;伍楠林;;中日韩金融安全合作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明伟;梁国华;;东亚文化圈:东亚 FTA 和中日韩旅游发展[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春遍雀来;;面向中日韩文智能信息检索的基于词典的异形词排歧[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关于召开《绿色照明与照明节能科技研讨会暨中日韩首届照明科技论坛》的通知[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光伏技术与照明节能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林华生;;东亚经济整合的探讨[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风;;一出闹剧[A];老兵话当年(第五辑)[C];2004年
8 林治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态势:俄韩经济合作及其影响[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楼红飞;黄耿;;浅析小型方便旗船安全配员的现状及港口国监控对策[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许晶;;全球化条件下的东亚经济合作[A];第五届中国商品学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贵南;韩中经贸关系发展及其趋势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崔铃;世纪之交韩中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梁春香;中日韩跨国旅游人口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金成勋;韩中产业分工结构及自由贸易协定(FTA)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陈晓文;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环境[D];青岛大学;2007年
6 郑铭志;从日本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到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D];暨南大学;2006年
7 柯王俊;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竞争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肖长培;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KO JAE WOOK(高在昱);建立韩中FTA过程中预期争议的焦点及其对应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世滩;中日韩产业内贸易与东北亚经济联合[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张春浩;中日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梁承赫;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金垠守;关于建立韩中日自由贸易区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河明烈;韩中贸易可持续发展探索[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金吉兆;“韩中日自由贸易区”的背景、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金周永;韩中经济贸易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8 王援;中日韩贸易合作的前景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李政均;中国加入WTO对韩中经贸合作的影响和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郑铉锡;韩中两国经济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镇江;中日韩央行将定期召开行长会议[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记者 赵青;东盟与中日韩就稳定金融达成一致[N];经济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杨晔;温家宝将赴泰国出席东盟有关会议[N];人民日报;2009年
4 记者赵伟;中日韩友好城市大会今日开幕[N];长春日报;2009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廖勤 本报记者 杨立群;中日韩领导人再聚首继往开来[N];解放日报;2009年
6 记者 廖雷 吴宇;杨洁篪主持第三次中日韩外长会[N];人民日报;2009年
7 记者 甘丰录;2010中日韩船舶及海工用钢高峰论坛即将召开[N];中国船舶报;2010年
8 记者 蔡立军;中日韩合作将催生新东北亚经济区[N];中国冶金报;2004年
9 王小波;中日韩市场不会互相冲击[N];经济参考报;2003年
10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三国合作行动计划[N];人民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