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奥运场馆的生存与发展

余建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运动员在各种国际重大赛事均取得骄人战绩,国民的全民健身意识也逐步提高,北京申奥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经济发展喜人的一面,这是世界给我们一次展示的机会,也是我们迈向世界的桥梁。不过,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还很多,我国的体育产业还在很原始的初级阶段,如何利用本土优势打出自己的品牌已经成为我们的一大课题。 本文将目光投向国内几个顺应市场经济进行改革的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场馆,就其改革经验及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和研究。认为,从市场经营环境来看,体育场馆业主要包括政治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机会)、体育消费者环境和竞争者环境 5 个基本要素。并对生活方式、流行趋势分析、调查预测做了扼要分析。 本文还通过文献资料法、数字对比法对国内外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北京奥运会新老场馆的自身特点,结合有关体育消费的资料,试图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场馆业的发展、体育市场的规范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在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下大力发展我国体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并对后奥运时代的场馆建设以及场馆再利用所采取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简单论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冬亮;;新形势下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人才;2011年14期
2 ;体育MBA开班[J];商学院;2006年05期
3 韩云麟;;浅析中国体育产业的形成[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9期
4 陈旭东;;后奥运时代体育产业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0期
5 卢红梅;;体育产业营销及其特点研究[J];中国商贸;2011年22期
6 任学良;;将体育产业纳入首都产业结构调整[J];北京观察;2011年06期
7 陈洁;徐长正;徐敏燕;周振标;张炯;;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8 田间;;发展河南体育产业的理论思考[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09年08期
9 何黎东;;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09年01期
10 李爱庆;;对提升奥运场馆可持续运营能力的探索[J];国有资产管理;2010年12期
11 周恩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青海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2 赵聪;;低碳经济下我国体育产业绿色发展趋向[J];商业时代;2011年18期
13 张贵敏;王艳;;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的基本定位——基于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视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4 解学芳;;论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的联动逻辑与发展方略[J];体育学刊;2011年04期
15 李良胤;井红艳;;社会转型期大力推进体育产业的四维视阈[J];学术交流;2011年06期
16 王天文;;试论我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J];才智;2011年22期
17 马瑛;罗良忠;;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7期
18 刘波;田德林;;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关系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9 小超;;奥运场馆我参观[J];红蜻蜓;2008年03期
20 陈德志;;对金融危机下如何利用“口红效应”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会君;徐亚青;王森;;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姚颂平;;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姚颂平主任委员致辞[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3 朱佳滨;李雪艳;;发展冬季休闲体育产业的对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何琳;;对我国体育产业品牌管理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曹可强;;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的一体化发展[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7 王晓东;;对我国体育产业统计体系构建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陈艳林;;对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周毅;辛利;;中国体育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庹权;杨晓生;杨忠伟;;关于我国体育产业课税改革的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晓梅;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2 赵芳;对我国体育产业立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刘燕舞;论城市发展与体育产业的推进[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焱;奥运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春萍;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叶楠;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肖淑红;中国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8 贾鹏;成长期体育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金锡奎;中韩体育经济发展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10 王莉;职业体育联盟的产业组织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建辉;奥运场馆的生存与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王平;世界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思路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高艺菲;CI设计在体育产业中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童莹娟;我国东部各省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外环境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闻扬;绵阳地区经济与体育产业关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詹新寰;江西省体育产业区域性比较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伟;体育赛事市场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舸;体育产业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9 张敬乐;市场化: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李瑜;中西方体育产业并购动因比较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殷丽娟;收支节余超十亿元[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本报记者 崔衎衎;推进产业基地协调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亮;体育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N];经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茜;错位经营 北京奥运场馆结盟谋发展[N];中华建筑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屏;北京体育产业展成为文博会一大亮点[N];国际商报;2009年
6 新华社记者 汪涌 赵仁伟;北京奥运场馆为何未成包袱而成财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调查人 林显鹏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开发利用调查[N];光明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世让 马敏;“有形之手”能做什么[N];中国体育报;2011年
9 王瑛;奥运将推动北京体育产业发展[N];经济日报;2007年
10 邓琳王晓然 任思强;体育产业将成为北京新增长极[N];北京商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