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企业声誉管理研究

杜文华  
【摘要】: 企业声誉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和管理界人士的重视,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本文在回顾这些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形象和企业声誉在整个企业声誉管理中的作用,并完成了声誉管理模型及企业内部的声誉管理模型。文章以中机国际招标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公司内部调查,分析公司内部对企业价值观和当前管理方式的认同情况。 企业声誉管理是建立和维持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整体认同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其建立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形象形成的时间相对要短,其目的是要形成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观的独特印象与认知。员工行为是企业价值理念的外化,员工是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声誉的关键因素。企业要建立好的形象,树立高的声誉,必须有效地管理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基于这一观点,本文把从企业内部进行声誉管理的聚焦点放在如何以适当的方法手段塑造、管理和激励员工上,认为价值观管理、沟通管理和人才管理是塑造、管理和激励员工的主要环节和途径,从而是从内部进行企业声誉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文章分别分析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管理的意义、方法和途径。 作为案例,本文对中机国际招标公司从企业内部进行声誉管理的实践进行了考察,介绍了其主要做法。为评估中机招标从价值观、沟通、人才三个方面进行声誉管理的成效,作者在公司内部进行了一项小型问卷调查,本文介绍了这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其所反映出来的相关信息。调查表明,公司的价值观已得到员工广泛认同,公司内部管理机制也基本上得到员工肯定。不过,调查结果显示仍有一些问题期待公司的解决,如:员工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力与机会、组织务实有效的职业培训、提高员工待遇等。作者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文章希望通过建立声誉管理模型将现有的声誉管理理论进行梳理、归纳和引伸;希望本次研究对强化声誉管理的意义以及国内企业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声誉管理的实践有所帮助;也希望本次针对中机国际招标公司的调查研究对该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声誉进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孟凡莹;;企业声誉也须投资[J];中国石化;2005年12期
2 陈平;谈房地产企业声誉问题[J];城市开发;2003年11期
3 田新国;;企业声誉的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10年16期
4 黎敏;;加强企业声誉管理的途径[J];公关世界;2005年11期
5 宝贡敏;徐碧祥;;国外企业声誉理论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7年03期
6 蔺上;声誉管理与企业发展[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9年07期
7 黄晓红;企业声誉管理关注哪些问题[J];企业活力;2005年03期
8 段学慧,邱莎莎;论企业的声誉管理[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王菁文;;好声誉才能基业长青[J];国际公关;2008年06期
10 邱茜;;基于中国文化的物流企业声誉管理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年22期
11 刘各龙;黎文;;企业声誉影响因素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0期
12 陈加轩;声誉管理初探[J];经营与管理;1999年05期
13 刘瑞强;声誉管理———现代管理的新挑战[J];经济师;2002年06期
14 陈飞;郭强;;中国市场企业声誉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市场论坛;2011年05期
15 干勤;国内外企业声誉管理研究报告[J];企业文明;2005年05期
16 严莉;声誉管理:企业竞争新武器[J];现代企业;2001年07期
17 张四龙,周祖城;论企业声誉管理的必要性[J];技术经济;2002年02期
18 鲁培康;;企业声誉战略与营销管理[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1年06期
19 严莉;声誉管理:企业竞争新武器[J];计划与市场;2001年06期
20 邹旭美;;企业声誉管理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太昌;;企业经营思想嬗变[A];长治—晋城高速公路总结大会专辑[C];2004年
2 张新军;张国志;;强势品牌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华中农业大学康思农蜂产品技术总部营销体会[A];海峡两岸第四届蜜蜂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朴;;浅谈铁路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营销策略[A];山西省铁道学会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4 宁绍强;;产品形象的内涵及对企业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郭玉福;张成德;孙新华;;试论强化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社会责任[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坚持建设企业形象管理工程 促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A];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工作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周青松;;企业形象与导入CIS战略的客观审视[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长宏;;色彩就是生命——品牌文化中的色彩主题[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庆辉;;如何塑造成功的企业形象[A];北京食品学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10 臧斗尔;;广告——企业形象的传播器[A];维护广告市场秩序之我见征文活动获奖论文选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阳;基于态度理论的企业特征、企业声誉与企业绩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王桂萍;企业声誉对顾客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姜涛;企业家声誉形成机理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朱建中;企业形象及其创新探究[D];东北大学;2006年
6 符加林;企业声誉效应对联盟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约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付丽茹;供应链合作关系及其隐性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徐双庆;企业声誉对消费者忠诚影响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9 张杨;中国企业声誉结构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郑绍成;在线旅游产品折扣型态与幅度之影响效果—以企业形象及服务保证为干扰变量探讨之[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文华;企业声誉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马毓翰;我国电信企业声誉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孙春;从“‘窗口’形象”到“企业形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琨;论公益广告中的企业形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王莉;企业文化构建与企业形象塑造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屠烜;金融企业形象塑造与公共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王欣欣;产品形象识别与企业品牌建设[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飞;中国市场企业声誉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9 洪延风;深圳中石油美视油库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方旭;制约企业体育赞助的因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光;企业声誉也须投资[N];经理日报;2006年
2 杨;谁不被人说?[N];电脑商报;2009年
3 漓江;声誉——竞争的第四阶段[N];中国化工报;2005年
4 本版编辑益普索 苏菲;在重大事件中管理企业声誉[N];中国联合商报;2008年
5 斯特凡·斯特恩 译者/陈家易 刘彦;企业声誉:未雨绸缪远离麻烦[N];经理日报;2006年
6 郭明全;企业声誉不能毁[N];民营经济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刁萃;寻找企业声誉的显性价值[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8 尤红梅;企业声誉:超过财务业绩竞争[N];市场报;2004年
9 吴晓燕;突发事件中企业声誉管理[N];中国石化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苏萍 刘星彤;喜忧沉思说化肥[N];新农村商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