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体育设施供给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体育设施的需求日渐增加,也日渐暴露出体育设施供给中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调的问题。学者对于体育设施的供给展开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但大多关注于体育设施的现状和公共物品属性的界定。
本文先对北京体育设施供给的现状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从体育设施需求、供给现状,还是北京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看,目前公众对于体育设施的需求都很大,而现今的政府管理上存在对群众体育事业发展重视不足,工作重心偏向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设施资金投入较少;体育设施供给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合理,以及服务功能和管理方式单一,非营利组织发展不足,开发商偏重近期经济利益,居民表达自我需求不积极等问题。
对于北京市体育设施供给问题的成因,本文运用博弈论对于体育设施供给主体内部、需求主体内部及供需双方进行了博弈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体育设施供给主体没有动力按照需求供给体育设施,而需求主体中各群体和供需双方都存在地位不平等现象,从而导致体育设施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在体育设施的供给环节提出引入奖惩机制和社会监督,在需求环节提出积极发展非盈利的第三方组织改进方向。
为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对上海、香港、英国、美国、日本的体育设施建设的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提出了针对政府的明确自身定位、明确各类体育设施供给顺序、加强对体育设施供给的监督和奖惩力度、扩大公众参与决策的权利;针对非营利组织的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针对开发商要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利益、针对居民的积极表达自我需要和针对竞技体育组织的应科学规划需求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