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视域下信任对居民安全感影响研究
【摘要】:风险社会背景下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人际信任、系统信任受到侵蚀,而人际信任、系统信任则是影响居民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基于风险社会与信任、信任与安全感的理论分析,通过利用CGSS2015开展的全国性调查数据,在统计分析我国居民当前人际信任现状,作为系统信任的警民信任现状,以及居民安全感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人际信任、警民信任对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人际信任与警民信任均对居民安全感具有正向影响。人际信任包括对近邻的信任、对远邻的信任、对同村同姓人的信任、对同村非同姓人的信任和对亲戚的信任,均对居民安全感有正向影响。警民信任包括对政府打击犯罪满意程度、对警察法律专业水平评价、对警察职业道德水平评价、社会治安治理依法办事水平以及派出所办事难易程度,也均对居民安全感具有正向影响。警民信任对人际信任和居民安全感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据此,要进一步提升居民安全感:一方面要着力于社区安全共同体的构建和人际信任的重塑,政府要培育社会力量,构建社区安全共同体;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构建沟通平台,增强社区凝聚力;打造安全文化,增进社区认同;另一方面在于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和警民信任的提升,要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注重犯罪预防;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搭建维护好网络平台;打破部门壁垒,让居民“最多跑一次”;改进执法方式,兼顾合法性与合理性。以此来增强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进而提升居民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