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北京奥运时期就业状况分析
【摘要】:学生就业率是一所学校综合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作为一个基础的教育机构,提升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长久以来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工作中心,也是政府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的社会问题。2008北京奥运会成功落幕近两年了,所有人都在关注着她给北京乃至全中国带来的影响,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北京地区两所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院校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也借奥运东风呈上升趋势。本论文对后奥运时期怎样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甚至有所突破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研究。着重分析了北京奥运会是如何影响北京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并为后奥运时期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建议。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比较研究、实证调研、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等六种科研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05-09年北京市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90%左右;2、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呈下降趋势;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是学校体育教师,武警、特警、公安部门,公司企业健身俱乐部;另外,村官、农村支教、自主创业也占一定的比例,但是留学、读研等的行业较少;3、影响05-09年北京市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奥运时期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奥运时期学校影响因素;奥运时期毕业生自身的影响因素。
对策:1、提高毕业生后奥运的就业竞争力;2、加大武术产业化,国际推广,促进就业;3、课程设置需与时俱进;4、加强毕业生就业意识的培养5、奥运时期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6、毕业生应及时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为就业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