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

王岩  
【摘要】: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已成为困扰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一大难题。为探究其致因结构,以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借鉴事故致因理论及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构建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经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后,发现致因模型能够顺利收敛,且满足基本适配度、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的检验标准,即证明致因模型结构成立,且四个变量——物的因素、人的因素、管理因素、社会因素的负荷量分别为0.84、0.88、0.81、0.70,说明四个变量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关系密切。 根据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二阶致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上述四因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一、人的因素中突出的问题为:学生的安全运动意识不足,且是引发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产生的首要原因;相对于安全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而言,体育教师的责任心较差。二、物的因素中突出的问题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条件较差,学生的练习空间拥挤。三、管理因素的问题主要有:学校对师生的体育安全教育不足;伤害事故应急制度和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制度操作性欠佳;四、社会因素不足之处为:部分学生饮食习惯不良;家长安全运动意识不足。 根据以上研究提出了以物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及系统安全的一级预防策略和建立事故应急制度的二级预防策略。以物为中心的预防策略包括体育物质环境的本质化安全和制度化管理;以人为中心的预防策略包括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制度、构建校园体育安全文化和开展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系统安全包括预先危险分析、事故树分析和事件树分析等系统的安全识别及预防策略。 运用准实验法对学生进行了体育安全教育干预。经协方差分析表明,干预的主效应显著,F(1,293)=55.13,p.001;干预与年级的交互效应显著,F(1,293)=11.22,P.001,干预与性别的交互效应显著F(1,293)=,p.01。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霞,张超慧;体育伤害责任认定及法律救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6期
2 赵豫;体育人身伤害侵权纠纷的法律适用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3 周强;对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马健 ,周勇智 ,孙少岩 ,孔凡镕;学校体育伤害问题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孙士萍,黄宗宏;再谈体育伤害事故[J];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03期
6 周庆杰;浅谈学校体育伤害中裁判的民事责任[J];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04期
7 孙金蓉;日本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事故补偿制度的考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施旭辉;张瀚文;何婕;;分析我国体育伤害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J];运动;2010年10期
9 周强;析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处理的法律依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徐金双;;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防范的法律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1 邓杰;;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归责及赔偿的研究[J];体育博览;2011年19期
12 陈博;学校体育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J];体育学刊;2002年06期
13 龙秋生;邓芳华;苏勤玉;陈浪波;吴雄文;;校园对抗性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及其成因[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08期
14 任启俊;;陕西省高校体育伤害事故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年03期
15 卢考纯;高校体育伤害的法律责任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6 郭宝剑;;体育课堂伤害事故的成因及对策[J];民营科技;2008年05期
17 李燕;;“自愿承担风险”抗辩在体育伤害责任中的适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8 韩勇;;体育活动中安全保障义务的判断标准[J];体育学刊;2009年12期
19 林宝儿;刘一隆;陈至珍;;中职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对事故主体的影响及事故初期应对策略探析[J];体育师友;2009年06期
20 李晓蓉;张新;;谈高校学生体育伤害民事赔偿及救助机制的构建[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岩;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段荣芳;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良所;上海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育伤害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2 郝思佳;体育伤害侵权中的风险自负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钟晴晴;法学视角下的竞技体育伤害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建明;江苏省普通中学体育伤害流行病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刘正;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6 夏盛;校园体育伤害事故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赵宽松;我国竞技体育伤害侵权责任认定[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苏辛格;意大利体育法初探[D];湘潭大学;2007年
9 张玉丰;关于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对中学体育教育开展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婉;体育伤害侵权行为的法律探析[D];湘潭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甘肃省古浪县城关一小 赵玉梅;齐心协力应对体育伤害[N];中国体育报;2010年
2 上海财经大学 陈晓 顾雪兰;如何规避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风险[N];中国体育报;2009年
3 韩勇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学科部;细说运动员间体育伤害的侵权责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尹大川;越不练越受伤[N];中国体育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平萍;条例新在哪里 专家解疑释惑[N];中国体育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