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医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为了更好地贯彻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精神,提高体育课内涵建设,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解决普通医学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问题,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与效果评价研究。为学校素质教育开辟新的途径,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教育理念,解决传统体育模式下体育课程内容同质化、教学模式单一化,为兄弟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泰山医学院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本校2007-2011级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指标动态分析,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环境下学生体适能水平及动态分析,改革后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对比分析,新教学模式下不同群体大学生体适能分析等进行调研、获取相关信息。泰山医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设计的制定,不仅注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而且重视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形成了基础体育课程教学(一年级);选项课教学(二年级);阳光体育课(俱乐部学习锻炼、基础健康课程教学)相结合的现代新型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最终的研究结论是:经过三年来的实际运行,泰山医学院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内涵建设有了较大的提升,成效明显;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积极变化;体育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运行机制及模式,普通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才能更好的适应学生主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深化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