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损耗与愤怒反刍对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的影响
【摘要】:体育赛事中参赛人员(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和观众等)的攻击行为历来备受争议,也被很多体育比赛规则和体育道德所抵制与不耻。自从体育赛事诞生,伴其存在的攻击行为就从未消失过,这也成为了运动心理学家们所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从体育比赛的特点出发,以运动员的自我损耗(运动员在比赛中会有大量的身体活动损耗和认知活动损耗)与运动员的愤怒反刍(如对自己遭到不公平判罚,被对手挑衅等事件进行反复回忆)这两个因素为变量,探究其对运动员攻击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采用实验法,共设计两个平行实验,实验一在挑衅背景下,采用2×2的组间实验设计,探讨认知损耗(有、无)与愤怒反刍(有、控制)对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愤怒反刍对攻击行为存在主效应F(1,82)=57.670,p=.000,η_p2=.516,愤怒反刍组被试攻击行为高于控制组的攻击行为;认知损耗无主效应F(1,82)=2.788,p=.101,η_p2=.049;认知损耗与愤怒反刍无交互作用F(1,54)=1.388,p=.253,η_p2=.024;实验二在挑衅背景下,采用2×2的组间实验设计,探讨身体损耗(有、无)与愤怒反刍(有、控制)对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愤怒反刍存在主效应F(1,55)=79.237,p=.000,η_p2=.590,在愤怒反刍的条件下被试的攻击行为比控制组被试的攻击行为高;身体损耗存在主效应,F(1,55)=13.294,p=.001,η_p2=.195,身体损耗组被试攻击行为比无损耗组被试攻击行为高;身体损耗与愤怒反刍存在交互作用F(1,55)=5.174,p=.027,在愤怒反刍的条件下,身体损耗组被试的攻击行为高于无损耗组,在控制组条件下,身体损耗组被试攻击行为高于无损耗组被试。通过以上实验研究以及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以身体活动产生的自我损耗对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影响有主效应,愤怒反刍对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的产生有主效应,身体损耗与愤怒反刍二者对攻击行为的产生有交互作用,在比赛中,当运动员处于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时,由挑衅引起的愤怒反刍会使攻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并且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如果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方式使运动员可以在发生愤怒反刍时能够自主的采用转移注意力或者思维抽离的方法,就有可能降低赛场上攻击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