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
【摘要】:
传媒环境是对大学生发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之一。近年来对大众传播与体育运动的研究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中对人们体育生活的影响不可被忽视;大众传播的影响正在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从目前研究成果中发现,关于大众传媒与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少见报道。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现状和对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影响,为大学生体育发展和大众传播的改进和决策提供依据。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国19所高校1806名大学生、2002年亚运会期间对北京140名大学生的调查。通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各个环节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分析,在理论上初步揭示出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影响,客观描述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接触体育信息的行为、过程特点与效果。揭示出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生活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以及大学生媒体接触存在的问题与大学生传媒政策。主要结论如下:
1 大学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力量,与其受教育程度是相互联系的。大学生的个体差异、社会差异导致了媒介接触行为和意识状况的不同。
2 本研究充分证实了大学生有多种媒介需要,并且对每种媒介的需要有所不同。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动机与体育兴趣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3 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宣传舆论、体育教育服务、体育文化消费功能决定了大学生的大众传媒体育信息接触会对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兴趣、价值观、行为方式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影响程度受到大学生所接触的媒介种类、媒介内容的制约。
4 大学生在不同媒体中关注的体育信息内容不同;不同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种类能满足大学生对不同体育信息内容的需要。大学生对不同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喜欢程度不同。电视、报纸、网络是大学生喜欢的媒体。大学生认为大部分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具有比较好的可视(听)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媒体体育信息的多样性不够、形式单调呆板和播出时间不合适。
5 大众传媒在体育认识、体育暴力、体育道德、偶像崇拜、体育参与方面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其原因可概括为市场经济的负面消极影响、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大学生体育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等。
6.大学生的媒体接触渠道不够畅通、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强度不足、媒体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时有偏颇、大学生在媒介体育信息的意识方面,对媒介体育信息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有所欠缺,对信息感受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媒介体育信息需要的认识不明确等是现时期大学生媒体接触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建议制定出相应的以政府为核心的引导和以学校为重点的媒介教育措施,学校教育应加强体育教师在大学生使用媒介中的角色,应正确运用大众传媒搞好体育教育。
|
|
|
|
1 |
胡建忠;陈垚;江亮;但艳芳;;新农村建设中电视媒介体育信息对农民体育生活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2 |
刘俊冉;刘金舰;崔波;;河北省不同大学生对大众传媒体育信息需要的调查与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08期 |
3 |
刘金舰;崔波;;河北省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
4 |
李晓勇;;大众传媒与体育信息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年10期 |
5 |
王玉红;马志云;;电视传媒对公众体育生活影响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03期 |
6 |
种莉莉;;我国大众传媒传播体育信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7年03期 |
7 |
盛克庆,王志刚,付健;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参与体育的作用和力度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1999年05期 |
8 |
王慧琳,闫伟,刘全昌;大学生媒介体育信息需要与体育兴趣的关系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9 |
陈天仁;论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10 |
王慧琳,闫伟;我国大学生大众传媒体育信息需要的调查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1 |
刘菲;我国体育信息研究工作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年11期 |
12 |
王慧琳,闫伟;学校体育与大众传媒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4年05期 |
13 |
刘建中;对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问题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S1期 |
14 |
何世杰,纪小红;在Internet上获取最新的体育信息[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5 |
翟红哲,王宜平;网络环境下体育信息服务的新模式[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2期 |
16 |
刘逢翔;试论体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J];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07期 |
17 |
廖慧平,尧旭华,范美玉;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发展现状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8 |
钟炼,王美娜;因特网——体育信息资源的宝库[J];山东体育科技;2000年01期 |
19 |
李贞玉;对体育信息研究的展望[J];辽宁体育科技;1999年06期 |
20 |
朱柏宁,咸俊峰;我国高校校报体育信息报道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