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的中老年人调脂运动处方的研究
【摘要】: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尤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因此,如何通过安
全有效的方式防治血脂异常,进而防治冠心病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运动疗法作为
防治血脂异常的安全有效的手段,正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但目前关于运动
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很少。为了探讨治疗血脂异常的适宜运动方案,本文以血脂异常的
中老年人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运动锻炼方案对血脂异常的调节作用,并采用分子生
物学方法就某些与血脂异常有关的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对运动治疗血脂异常的影响进
行了探讨。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检筛选出 120 名中老年(50~70 岁)血脂异常患者,通过
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测定其功能能力(F.C.),然后制定调脂运动处方。运动
锻炼以走跑运动和太极拳运动作为主要方式,运动强度范围为 50~70%F.C.。以不同方
式、不同强度(50~59%F.C.,60~70%F.C.)、不同持续时间(有效运动时间分别为 30min/
次和 60min/次)组合成不同的锻炼方案,观察了实施不同调脂运动处方后血脂异常及相
关机能的改善情况。运动频率为每周 5 天,运动锻炼周期分别为 2 个月和 6 个月。测试
指标主要包括血脂代谢、心肺功能、身体脂肪分布及体成份、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四个
方面。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对血脂异常的中老年人来说,走跑锻炼是治疗血脂异常的一种有效的运动方式。
走跑锻炼时,运动强度不是影响血脂异常改善效果的主要原因,每次锻炼的持
续时间比运动强度更为重要,较为全面的血脂状况改善要在较长的锻炼周期(6
个月)后才能出现。因此,运动锻炼要持之以恒。
(2) 走跑锻炼后,血清脂蛋白的改善比载脂蛋白出现得早,而在血清脂蛋白中,以
HDL-C 的改善出现的时间最早,LDL-C 的改善需要在较长锻炼周期后才能出
现。同时,本文首次观测了运动锻炼对 apoE 的影响,发现较长周期(6 个月)
的走跑锻炼可使血清 apoE 水平升高。走跑锻炼在改善血脂异常的同时,还可有
效对抗绝经后女性伴随增龄而发生的血清雌激素下降。
(3) 中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在通过走跑锻炼获得血脂改善收益的同时,心肺功能也得
到加强。50~59%F.C.强度的走跑锻炼有利于保持锻炼者的心脏功能能力,降低
安静心率、收缩压;60~70%F.C.强度的走跑锻炼则有利于锻炼者心脏功能能力
的提高。两种强度的运动都可使肺活量增加。
II
WP=7
北京体育大学 2004 届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4) 2 个月的走跑锻炼虽不能有效改善体成份,但可以有效改善血脂异常患者全身
的脂肪分布,减少腹内脂肪积聚,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6 个月的走跑锻炼能
使体成份发生有益性改变,减少体脂重量,增加肌肉重量,增强中老年人体质。
(5) 本研究首次发现,载脂蛋白 B100 基因 XbaI 和 EcoRI 多态性对走跑锻炼调节血
脂异常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走跑锻炼后血清 HDL-C 变化的不
同。就 HDL-C 的改善而言,XbaI 位点 X2X1基因型(少见基因型)和 EcoRI 位
点 E2E2 基因型(常见基因型)血脂异常患者对走跑锻炼敏感,而 X1X1 基因型
和 E2E1基因型(包括 E1E1基因型)血脂异常患者对走跑锻炼不敏感。当不敏感
的 X1X1 基因型和敏感的 E2E2 基因型同时存在时,走跑锻炼仍然能够引起血清
HDL-C 的改善,其中,以低强度长时间走跑锻炼的效果最为明显。而当不敏感
的 X1X1 基因型和 E2E1 基因型同时存在时,走跑锻炼不能引起血脂异常患者
HDL-C 的显著改善。本研究结果提示,受试者载脂蛋白 B100 XbaI 和 EcoRI 基
因型分布的差异将导致运动调脂效果的不同。
(6) 走跑锻炼治疗血脂异常的适宜运动处方如下:运动强度为 50~59%F.C.,每次
锻炼时,有效运动时间应达到 30~60min,每天锻炼 1 次,每周锻炼 5 天。根
据此运动处方锻炼,每次锻炼的有效运动时间达到 30min 即可起到有效改善血
脂异常的作用,有效运动时间达到 60min 时改善血脂异常的效果更好。故建议
血脂异常患者在按上述运动处方锻炼时,在身体能够承受的情况下,适当加长
运动时间,以获得更好的血脂改善效果。
|
|
|
|
1 |
张慧敏;;ApoE基因多态性和运动与血脂异常的关系[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2 |
刘善云;丁忠;马国栋;;太极拳运动对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和免疫球蛋白的干预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3 |
王芳媛;体育运动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及运动处方的制定[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
4 |
上田五雨;汪康乐;陈锡林;;中老年人的运动处方[J];浙江体育科学;1985年03期 |
5 |
朱卫东,李文辉;我国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6 |
徐文升,李涛飞;试析肥胖病人运动处方的制定与选择[J];天中学刊;2004年02期 |
7 |
陆彩凤;戴海滨;沈云生;李道鸿;;运动和饮食干预对男性高血脂公务员血脂及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8 |
韩启定;庄杰;赵月萍;李继红;;超重与血脂异常相关性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
9 |
惜月;;运动处方助你健康[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0年03期 |
10 |
周慧;郑能雄;沈波;刘宝英;陈朱云;;血脂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0年08期 |
11 |
;肥胖者的运动处方[J];中国体育科技;1996年11期 |
12 |
张中垓,余莉萍,张然,张艺宏,赵锦榕;体质测定和运动处方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J];四川体育科学;1999年03期 |
13 |
韩文华,孙飙,冯枫,赵彦;运动处方的血液生理学基础[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14 |
李可可,陈胜,吴建喜,马勇;大学生健心篮球运动处方的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15 |
李勇;;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16 |
李敏;;如何实施运动处方激发肥胖儿运动兴趣[J];少年体育训练;2006年01期 |
17 |
Jessie;;运动吧,和痔疮Say goodbye[J];第一健身俱乐部;2008年06期 |
18 |
朱玉虎;;运动处方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职业;2009年06期 |
19 |
胡海忠;;“运动处方”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09年21期 |
20 |
叶国雄,唐宏贵,王广兰,袁志勇,谢雪峰,李莉,沈名顺;55~65岁中老年人运动处方微机咨询系统的研制[J];体育科学;199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