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位素质特征研究

张兴林  
【摘要】: 排球运动比赛场上运动员的分工越来越细化,目前根据我国国家男女排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具体分工的不同,可以分为主攻、副攻、二传、接应二传和自由人5种位置。不同位置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负荷特点不同,对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也不同。本文主要运用统计法和测试法对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比赛负荷特点和专项身体素质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除自由人外,其他位置优秀运动员平均一场比赛的运动密度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平均一场比赛,主攻扣球次数最多,副攻拦网次数最多,二传传球次数最多,自由人防守次数最多,并同其他位置运动员在相应技术应用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别。 2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活动形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应用、移动和起跳,不同位置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身体活动形式不同。比赛中运动员身体活动由不同的动作组合而成,本文将动作组合分为八种。不同位置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动作组合形式不同,不同的动作组合之间相结合又形成了不同的动作组合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身体活动主要是以动作组合集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3我国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二传的平均心率最高,为143次/分;副攻平均心率为136.5次/分;主攻的平均心率为127次/分;接应二传的平均心率为121.5次/分;自由人的平均心率为109.5次/分。 4目前我国国家男排和女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整体性原则体现不足2、没有很好地结合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位置特征3、专项身体素质训练重点不突出4、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不贴近比赛实际。 5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对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不同,或者说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具有位置特征。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在进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时,应该考虑专项身体素质的位置特征,确定不同位置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练习的效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劳毅;;健美教学中运动处方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观察[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秦轶;;判别分析方法在大学体育达标与评估身体素质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年06期
3 潘军;刘海平;傅珊;;Hatha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J];运动;2010年09期
4 刘剑;杨涛;亚力昆;;优秀男子摔跤运动员部分身体素质指标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周卫海;徐晓阳;;成年人身体素质随BMI变化的特征[J];体育学刊;2011年03期
6 李兵;陈刚;;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模型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徐庆;;健美操对职校女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J];体育博览;2011年07期
8 裴玉东,宁艳华,季万久;篮球选项教学前后的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宫怀宇;;试析心理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J];天中学刊;2009年05期
10 王开永;韩畴鹏;章洁;;对影响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专项成绩的身体素质指标灰色动态分析[J];第一健身俱乐部;2010年12期
11 及化娟;梁月红;;青少年身体素质敏感期测定及其体育课程设置探析[J];河北工业科技;2011年02期
12 常芹;殷荣宾;;动作技能发展对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影响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3 李艳翎,戈炳珠,林继丰;单跳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分析与评定[J];安徽体育科技;1988年02期
14 张兰,王涛;男子跳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灰色关联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15 张莉清;黄建;;健美体育课和普通体育课对改变普通大学生身体素质及体成份的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6 李梅娟;邓逢明;;对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7 黄刚强;;我国优秀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8 章茹;刘江;;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与身体素质指标关系的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9 赵赫璠;;黑龙江省高校新生身体素质统计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20 刘昌亚;马红侠;王志英;;我国部分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赵杰修;米靖;苗向军;顾春雨;;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对手技战术分析与高水平男篮比赛负荷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王凌;张静;;某企业职工身心健康测试分析[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3 柏开祥;李玉刚;邓明举;尹航;;健美操运动员专项成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姚远;宁宝军;;6个月太极柔力球练习对老年女性部分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武杰;臧留鸿;;新疆维、哈、蒙、柯、锡、塔、回七民族3-6岁幼儿体质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姜涛;阮凌;;陕西省公务员体质状况调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张君贤;刘同为;王岗;;武术长拳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相关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李立敏;;中国成年男性身体机能与素质自然“衰退”速率的变化分析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陈志强;金晓峰;赵军;黄小玲;;身高、体重对男大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影响的比较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张瑛秋;甄志平;;青春发育突增期不同发育类型学生生长发育标准的制定[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兴林;我国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位素质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2 马思远;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刘励;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利红;幼儿体质与健康促进家园共建模式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杨锐睿;重庆市中学生身高、肥胖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陈超;基于活动距离和心率对高水平女足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7 徐建华;CUBA男子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及专项运动素质评价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丹丹;青少年女子400米栏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体系的构建[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2 邱爽;高山滑雪大回转项目男子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刘志英;羽毛球专修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实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4 张雪琴;沪宁杭城市高龄老年人ADL及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韩仁英;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乔瑾;芭蕾舞演员体型评价模型的建立及专项素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7 郭剑;肌适能训练对职业女性身体形态及成分影响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雪芬;体重指数对河北省不同年龄段成年人身体机能和素质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何志强;大连市优秀中学生足球运动员与全国U-17少年队身体形态及素质对比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10 马海江;新疆锡伯族3-6岁幼儿体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清勇、记者 高志文;把身体健康作为打赢硬指标[N];解放军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眉灵;我市学生娃:“闷墩”“眼镜”多了[N];成都日报;2006年
3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武东明;老年人身子骨更壮了[N];中国体育报;2011年
4 南京市第一中学 陶兆麟;体育应该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N];江苏教育报;2011年
5 记者 刘海健;老广近五年长胖体质变差[N];广州日报;2006年
6 汪大昭;体质健康讲投入[N];人民日报;2007年
7 ;闭上眼,一只脚,你能站多久?[N];解放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郑晋鸣;让每一个孩子都不“瘸腿”[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韩璐;校园健康快乐十分钟在京启动[N];科技日报;2006年
10 姚治前 顾生庚;常州市民体质指标居全省前列[N];常州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