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民生问题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来说,人们不仅关注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更应该关注他们长期超生理极限训练造成的运动伤残、知识缺失、退役后就业等一系列的保障问题。本文从运动员保障问题中最突出的运动伤残入手,为了更好地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为了我国体育保险业中最重要的一环——运动员保险的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已经实行多年,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环境的要求,需要改进不足,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及具体改进措施。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围绕国内运动员保险现状进行研究,并与国外运动员保险对比分析后,着重对我国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的由来、实施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效进行阐述,对其效果从不同角度分析总结,最后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思路和具体改进措施,本文研究结论及建议如下:
1、与国外的运动员保险相比较,我国运动员保险存在起步晚、覆盖面小、保障程度低、险种少等问题,还没有真正针对运动员的商业保险。目前运动员的保险主要是伤残互助保险。
2、我国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同于商业保险的一种保险,体现着政府关怀的特性。它有着较为成熟的运作流程,受益人数多,保障的运动项目广,保费低,手续简便。
3、伤残互助保险是具有创造性的运动员保险,是我国体育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需要,其影响力在运动员个人、社会、体育事业方面已经得到历史的验证。
4、伤残互助保险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保险基金来源单一、保费过低、伤残等级标准需要修改、非奥运会项目未纳入其中、缺乏监督管理程序、宣传面窄,缺乏社会认知度等。
5、伤残互助保险的未来发展地位由于受到运动员特殊职业病影响、社会保障的不足、商业保险的薄弱因素的制约,它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
6、伤残互助保险的未来发展对策要有立法和政策面的支持来充实保险基金。纳入《体育法》,注入北京奥运会节余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建立单项体育协会、省市体育部门保险基金等方式。采取修改管理办法;建立保险分支机构;增加非奥运会项目的投保;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实现网络化管理等措施。
7、建议建立运动员伤残数据库,把运动员职业病纳入国家工伤标准,媒体正面报道运动员伤残保障问题,商保公司为运动员量身定制保险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