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部分体育环境因素对连云港市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影响的研究

史庆磊  
【摘要】: 本文根据体育环境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定义以田径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为“直接或间接影响青少年参与田径训练和竞技能力提高的因素”,并将影响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内环境和外环境因素中处于主要作用层面部分因素确定为:运动员因素;教练员因素;物质条件因素;体育科研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政策与制度因素;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训练观摩法结合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连云港市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内、外环境中处于主要作用层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连云港市田径后备人才储备不足且向高层次迈进的可能性不高。运动员群体虽有较强的成材意识,但表现出训练为“升学”的目的特征。普通中小学生中有一定天赋的竞技运动人才流向开展情况好的项目。在连云港市体育发展战略中,田径运动项目地位的下降造成对田径教练员队伍建设的不重视,田径训练所必需的场地、器材以及科研状况得不到改善和提高,使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规模逐渐缩小且长期在相对原始的条件下进行,训练质量得不到保障。 在训运动员家长表现出较强的功利色彩。普通中小学生家长反对子女参加田径业余训练比例较大,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一定田径运动天赋学生的参与。初级训练单位田径训练的低办训率和田径教练的低从训率,使连云港市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总体规模严重萎缩。市级训练单位与初级训练单位运动员比例失调,初级单位没有形成对连云港市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在数量上的有力支持。 现有的教练员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合理,无法真正调动田径教练员对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现行的连云港市田径竞赛制度对田径业余训练开展的促进作用较小,对田径后备人才的发现和训练促进作用不高。 目前,连云港市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内、外环境的主要因素对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多为负面的影响。在如此内外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连云港市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成效势必低微。一个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也可能会带来田径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的巨大变化。因此,必需对处于主要作用层面的因素加以引导或调整,使这些因素在连云港市田径后备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秦光汉;;论亚欧新海大陆桥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连云港发展战略[J];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06期
2 王玉琦;如何加强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揣佳凡;王红光;;苏北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以连云港市村镇为调查个案[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6期
4 盛杰;王晓洁;;筑牢乡土人才“堡垒”,建设港城新农村——关于连云港市乡土人才情况调研[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柯超;王辛;;碧海连白云 太极谱新曲——连云港第二届全国太极拳(械)暨武术与健身学术论文交流大会成功举办[J];武当;2009年12期
6 李辉;曾玮;;大学生健康教育与高校体育环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7期
7 张建民;;构建以《西游记》文化为主框架的连云港城市文化——连云港市与《西游记》文化之间关系的再思考[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龚建林;;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性[J];体育学刊;2011年04期
9 熊曼丽;饶平;邓奎;;高校体育环境系统特点及建设[J];体育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10 张建民;张斓;;论连云港城市建设风格的西游记文化特征[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11 张淑萍;古龙高;;论“连云港优先发展战略”[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2 徐建华;;第六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在连云港召开[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3 韩自波;;《西游记》与连云港地方文化资源开发[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4 张来成;;如何构建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04期
15 骆琳;;连云港船型岩画之初步研究[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年02期
16 张允忠;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稳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17 赵化明;邱霆;;一个普通人的追求——记连云港市物资贸易中心总经理:于健[J];中国人才;1990年06期
18 黄文钗,徐森;纵观连云港市庭院的开发[J];林业与社会;1994年04期
19 李华萍;;她为学生倾注了全部心血——记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陈红[J];新语文学习(小学教师版);2007年01期
20 郑昌盛;;连云港市旅游文化建设探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云港双惠有限公司[A];中国稀土储氢材料产业链的发展与共赢——第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专家报告集[C];2011年
2 项剑云;;连云港市白鸽涧玄武石雕时代考[A];1982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2年
3 ;2011年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A];2011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C];2012年
4 魏光明;;连云港市实施CIDA-WHO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效果评价[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仲伟涛;王抒隽;;对连云港市内河航道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郑迎新;;连云港市联合收割机发展之思考[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苏伟;张春美;曹德煜;刘吉堂;;连岛海水浴场的气候及其相关环境条件的研究[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祥;;连云港市数字化图书馆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高正荣;张金善;章卫胜;;连云港新港址规划泥沙回淤论证和方案比选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新忠;夏光元;;在竞争中寻求发展[A];庆祝中国民政康复医学会成立十周年医院管理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强;连云港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及评估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陈斌林;连云港近岸海域环境演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同道;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董伟;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健;基于CA的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尹荣尧;江苏省沿海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风险格局与政策调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徐小东;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舒阳;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郭浩;汉代地方财政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姚晓东;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庆磊;部分体育环境因素对连云港市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王世强;2012年全国冬运会对长春体育环境促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峰;连云港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加奎;连云港市成年人体育生活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孙宁;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李然;产业集群的视角:连云港工业园区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刘永风;残疾人体育权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孔令泰;连云港市城市土地资产经营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9 路学军;连云港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10 卢忠宝;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忠阳 通讯员  桂迎宝;凝聚发展后劲[N];经济日报;2006年
2 杨波;连云港:两大机制促执行[N];江苏法制报;2006年
3 作全文化;农行倾力支持连云港东部城区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古龙高 作者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港口发展战略与和谐连云港构建[N];连云港日报;2006年
5 通讯员  谭学立 记者  刘伟;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1月21日召开[N];连云港日报;2007年
6 ;连云港东部城区跨越发展的一匹“黑马”[N];新华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赵庆熙;连云港市连云区“一站一栏一员”给农民带实惠[N];江苏科技报;2007年
8 杨懿林;香溢置业 品质人居生活典范[N];消费日报;2007年
9 李勇 钱春媛;春风二十载 妙手送光明[N];连云港日报;2008年
10 穆晓英;连云港当好企业“贴心管家”[N];江苏经济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