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教练员职业地位获得研究
【摘要】:
作为运动训练的主体之一,篮球教练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中国篮球教练员在社会流动中的职业地位获得却是人们研究的薄弱点。本文以中国篮球教练员中高级培训班的学员为研究对象,以教练员的职业地位获得为研究主题,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将质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文献资料法、规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个案分析法,剖析了当前中国篮球教练员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特征,对教练员的职业地位获得过程及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提供了合理化的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中国篮球教练员的人力资本特征:教练员的学历水平大幅度提高,而教练员非体育专业学历状况没有得到改善,教练员通过函授、非脱产学习和自学获得学历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CBA的教练员正处在不稳定、创造提高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需要大约15-20年的执教年限经验积累,年龄约43-56岁,教练组人员合理结构为4-6人;教练员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其中有60.8%的教练员有急、慢性伤病,这对教练员执教的积极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中国篮球教练员社会资本特征:教练员的职业声望高于运动员职业,大学教师的职业声望高于教练员职业。运动员退役寻求教练员职业和专业教练员寻求到大学任教成为可能。
3.在中国篮球教练员职业地位获得中,个人先赋条件与教练员在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所使用的社会资本没有明显相关,父亲的职业是与体育相关的职业对教练员职业地位获得有一定的影响;教练员的学历、教练员的运动经历、执教成绩、执教经历和教练员推荐与教练员职业地位获得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执教成绩和教练员推荐进入线性回归方程,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个人执教成绩越好,在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其寻求教练员帮助越少。
4.对于个人求职而言,通过强信任关系使个人获取理想的职位或职位的流动的机会最大化。中国篮球教练员之间的强信任关系,导致了业缘关系、地缘关系形成。
5.CBA的外籍教练流动过于频繁,容易造成比赛队伍技战术风格的不稳定。外教执教成绩差是其被辞退的导火线,但这并不能认为他们人力资本差,而是在CBA外籍教练社会资本太少了。专业教练员到CUBS和CUBA任教已成为教练员流动的新趋势,是体育回归教育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