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竞技田径的综合分析与管理体制研究

区志权  
【摘要】: 本研究首先把过去十年奥运会田径项目和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前三名获奖情况进行了统计,以洲为单位,通过一般数理统计找出各洲的获奖情况,从而找出世界田径运动的格局分布。再以同样的方法计算过去十年亚运会田径项目和亚洲田径锦标赛前三名的获奖情况,从而找出亚洲田径运动的格局分布。按亚奥理事会的划分,通过了解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对亚洲五个地理分区的竞技田径的水平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通过对专家的访谈和收集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贮备、人类发展指数等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把这些数据与第18届亚锦赛的得分作相关分析,从而总结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竞技田径的关系和影响。最后,通过对田径专家和14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教练员和田协人员的访谈和对有关资料的收集,对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用于发展竞技田径的体育管理体制和培养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方法和途径作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研究主要有以下结果。 1.世界竞技田径运动以欧洲和北美洲的成绩最好,非洲凭埃塞俄比亚和肯亚横扫中长跑项目,亚洲和大洋洲的情况相约,而南美洲的水平最低。发展趋势方面,北美洲的奖牌数量不断上升,已经开始追近甚至超越欧洲。亚洲主要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共同影响,发展前境不容乐观。 2.中国、日本和韩国在亚洲三强鼎立的局面已有所改变,韩国的竞技水平明显下降,取而代之是巴林、沙地阿拉伯、卡塔尔、印度和哈萨克斯坦。此外,引进非洲专材的例子日趋普遍,相信会为亚洲田径格局带来新的冲击。 3.亚洲五个地理分区的竞技田径都有不同的发展,东亚区领导亚洲田径运动的发展,西亚区的进步十分明显。东南亚和南亚田径发展只属一般,中亚国家的表现比南亚和东南亚好。 4.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与竞技田径的水平之间没有相关,但从构成社会发展水平的三项指标中发现,经济水平与竞技田径的水平相关程度相当高。说明虽然社会发展水平对竞技田径的水平没有直接的影响,但经济水平对竞技田径水平的影响是正面而且相当高的。 5.当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时,其对竞技田径的影响是主要的,而非绝对的。不管是职业制、并存制、还是业余制,只要能找到国家和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再配以合适的管理体制和推出有利于发展的政策,才能发挥出国家最大的竞争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白岩松;;刘翔越来越可怕了[J];东西南北;2007年10期
2 木子;群英荟萃,试看天下谁英雄──第七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漫谈[J];田径;1999年07期
3 晓理;世界田径格局与我们的对策——访中国田协副主席张士珩[J];体育与科学;1991年04期
4 冯树勇;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综述[J];田径;1995年05期
5 王永荪;;不可忽视的非洲雄狮[J];当代体育;1992年07期
6 郗文彬;;国际田坛走向多极时代——从世界田径锦标赛谈起[J];辽宁体育科技;1991年06期
7 谢福泰;;哥德堡已不是斯图加特——第5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追议[J];体育博览;1995年11期
8 辛华;;拉德克里夫将第4次出征伦敦马拉松赛[J];田径;2005年12期
9 邬爱迪;;引人注目的世界室内田径比赛——今年世界室内田径跳跃项目比赛情况综述[J];体育科研;1987年05期
10 晓勇;;欧洲第二势力[J];体育世界;1999年18期
11 王伟;杜少武;;史冬鹏大阪世锦赛的跨栏步技术分析[J];中国教师;2007年S2期
12 刘海军;;世界田径锦标赛金牌区域归属的动态演变[J];中国体育科技;2011年02期
13 荆维玲;黄天宇;;从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谈中国田径运动发展[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4 梁宇;;摩西失志三连霸[J];当代体育;1988年Z1期
15 ;100米的“极限”[J];中国体育科技;1989年02期
16 先知;本月赛事热点[J];当代体育;1993年08期
17 ;田径总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1994年05期
18 一文;数字解读2005年世界田径总决赛[J];田径;2005年11期
19 李玉章;许以诚;张乐平;;第十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体育科研;2010年05期
20 普马;;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金牌获得者剪影[J];辽宁体育科技;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孟苏;;浙江台州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A];长三角清洁能源论坛论文专辑[C];2005年
2 罗勇;龚蔚霞;;将规划从地区意愿上升到国家战略——横琴的“谋”与“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玉章;张乐平;;第十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技术的运动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吕金江;敬龙军;;北京奥运会后世界田径运动竞技实力格局分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沈俊超;尹国蓉;;浅议城市历史性地区整体复兴的规划对策——以南京市下关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林家彬;;长江流域七省一市地区发展现状与特征的若干定量分析[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7 严圣华;;小城镇“跨界冲突—协调”研究——以汉川马庙地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卫东;;论全球化与地区发展的辨证关系[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刘璐;陈仪;;城市边缘地区(新区)复合型高密度开发探索——以烟台市外夹河东岸地区国际竞赛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君丽;;深圳前海地区填海造地的初步探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区志权;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竞技田径的综合分析与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2 杨永福;滇川黔相连地区古代交通的变迁及其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3 贺钦;拉美替代一体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卢祖国;流域内各地区可持续联动发展路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张洁;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及其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周启迪;网络时代我国体育虚拟组织成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李钰;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心淼;中国人才区域流动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PARK JAE BOK;中国东北3省与韩国东海岸地区的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艾凌宇;投资生态理论及其实践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毅;基于创新网络的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宫勇勇;清末民初鲁北地区的黄河河患与社会应对[D];云南大学;2010年
3 刘文萍;区位发展中县级政府官员素质差异比较[D];苏州大学;2003年
4 张鑫;边缘性地区发展与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王巍;河西走廊地区寨堡建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盛林辉;城际铁路站地区土地利用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7 万锋锋;上市公司与地区发展互动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8 陈怀宇;古代大庾岭地区道路交通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杨书景;晋阳湖地区转型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苏恩珠;环东海圈地方政府间绿色成长领域合作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道富环球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台湾大学李存修教授联合课题组 课题主持:李存修 潘咏年 吴惠敏 课题研究与协调人: 上海证券交易所 陈支左 汤弦 课题研究员:李存修 洪淑贞 潘咏年;世界各国和地区发展ETF成功经验比较分析[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记者余清楚、严冰;江西代表团举行新闻发布会[N];人民日报;2002年
3 周芙蓉 吴晶晶;“如此关爱农村教育,贫困地区发展有希望”[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记者 朱桂芳 通讯员 高诒茜;粤实现县与所在市电价同网同价[N];南方日报;2007年
5 记者 陈文 刘贵胜;地委扩大会议隆重召开[N];塔城报;2007年
6 张利平;继续保持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N];毕节日报;2008年
7 赵永焕;树立科学的“差距观”[N];宁波日报;2011年
8 记者 张辉;“六个畅谈”引领政协发展[N];阿勒泰日报(汉);2011年
9 本报记者 宋明霞;产业协调是地区发展的核心[N];市场报;2003年
10 徐新梅;全面推动十大工作任务[N];毕节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