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

梁愔  
【摘要】: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来培养人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以及美的素质;同时还可使人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美育的加强与否,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 在学校教育中,美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其次就是要培养他们理解和判断美与丑,以及鉴赏美的能力:再次就是培养其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此三者共同构成美育的基本任务,也是美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既然美育的目标如此,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之一就是理性与感性或理智与情感的协调发展。而音乐教育便是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到理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听觉、动觉以及感觉的感性方面和其视觉、知觉的理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学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和主要部分,有其特定的涵义与界定。这首先表现为:它是一种人文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它的作用“首先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的艺术力量与生俱有的反应能力”①。它的目标定位在对“人”的塑造——育人而不是单纯的育才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因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教育思想,揭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 因此,明确音乐的本质,确定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的音乐教师都不能很清楚地阐明学生应该从音乐课中学习到什么,就无法指望学校管理者和家长很慎重地将音乐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来对待。也无法要求学生爱上音乐、爱上音乐课。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美育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以音乐本质的特征为原则,提倡一切审美教育都应从音乐本身出发。之后,通过对于音乐审美原则及审美任务的论述,以明确美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最后分别从教师、学生、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选择几个方面,对实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美育目标提出了一些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萍;;中国音乐教育美育功能发展的轨迹[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2 曹仁方;;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J];文教资料;2009年34期
3 吴跃华;闫辉;;论影视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功能的实现条件[J];电影评介;2007年02期
4 郝少华;;加强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美育功能[J];黄河之声;2009年05期
5 陈光剑,谭春艳;论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刘冰;;浅析音乐教育中的美育功能[J];文学教育(中);2010年02期
7 谢萍;;如何全面正确认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年01期
8 胡松;;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及实现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龚明华;;论音乐教育的主要特征及美育功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10 赵梅枝;;试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J];教育探索;2008年09期
11 杨洛;;发展校园歌曲,加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J];大众文艺;2011年07期
12 朱亚娟;;音乐审美教育及对培养学生高尚品质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09年02期
13 兰爱军;音乐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美与时代;2004年05期
14 丁晓莉;音乐教育审美功能刍议[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5 鹿建柱;音乐教育的定位、改革与策略——国民音乐教育问题探索之一[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16 张学强;理学音乐教育思想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17 林小菲;;试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音乐生活;2006年04期
18 彭娟;;简论音乐教育与审美之间的关系[J];黄河之声;2007年02期
19 叶晓玲;;音乐教育应当注重“范本教育”[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0 曹瑞清;;浅谈音乐教育之我见[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鸿信;;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宋庆垒;;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承担音乐教育重任——浅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向文;;对目前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几点问题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程英华;;音乐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之关系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时代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A];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C];2006年
6 黄丽;;试论我国推进创造性主题音乐教育的几个维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毛理;;不容忽视的力量——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8 张尉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感觉体验及实现途径[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方楠;;走进网络社会的高等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3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7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许洪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愔;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张婷;论隐性化网络音乐教育对中学生音乐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红成;社区音乐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映蓉;乐者“乐”也[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马静;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惟;简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资利萍;0—6岁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谢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波;论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世生;音乐教育的理性飞跃[N];吉林日报;2005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加强特色音乐教育[N];中国艺术报;2010年
3 文竹;孔祥东:功利主义影响音乐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李晋萍;音乐教育研究生忧思录[N];音乐周报;2005年
5 吕健;铃木镇一和他的音乐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方捷新;让音乐教育插上技术的翅膀[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安塞县沿河湾中心小学 刘渊;如何体现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N];延安日报;2011年
8 陶格斯;要重视学校的音乐教育[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9 高峰;北京启动“人人音乐教育”普及工作[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赵易天;音乐教育进化论[N];音乐周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