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艺术之变与晚清金石风尚
【摘要】:
19世纪是中国历史发生巨变的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书画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金石因素被注入至中国书画中来,使中国书画艺术有了金石趣味这种新的生命力。对于金石趣味,目前已成为艺术史学界的学者较为关注的方面。
在清末期的艺术家中赵之谦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赵之谦是首位达到将书、画、印合谐融为一体的高度,也是较早将金石趣味带入中国书画艺术作品中最成功的艺术家。
对于赵之谦的书画艺术作品目前已有较多研究,然而其书画艺术作品中金石趣味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形成后又是如何被传播的等方面,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本文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赵之谦客居京师后书画艺术作品风格有所改变,金石趣味凸显。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整理,可以更加清晰明确赵之谦书画艺术作品风格的发展脉络;通过对赵之谦书画艺术作品的具体分析,来寻找其作品中的金石趣味。第二部分针对赵之谦书画艺术作品金石趣味形成的时间、地点还原到清末北京赵之谦客居京师的那段历史时期,对其在北京的交友圈以及生活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将赵之谦的交友群体运用社会学原理将社会不同阶层进行分层研究,不同的社会阶层对赵之谦书画艺术作品金石趣味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第三部分是赵之谦仕宦江西期间,赵之谦及其朋友将其书画艺术作品金石趣味的网络性传播,使其书画艺术作品金石趣味在北京形成后,传播至江南地区以及福建、广东等地区。
赵之谦书画艺术作品的金石趣味通过对其客居京师及期间的形成及仕宦江西后这种艺术风格的传播等较为深入的研究,可以更为全面、客观的了解金石趣味在清末中国南北方所形成的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风尚。而赵之谦书画艺术作品的金石趣味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文化风尚,是一种较具代表性的风格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