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孟鑫  
【摘要】: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提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知识经济背景下区域竞争和国家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甚至已逐渐成为支柱产业之一。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培育“软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是文化产业小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国内成功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企业为数较少,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较落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更是处于落后地位。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等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世纪新阶段,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发展潜力大的文化产业,对于实现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已进入“十二五”发展时期,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我国文化产业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时代背景要求我们统筹兼顾,推进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结构性转型,调整和优化西部地区文化发展战略,全面推进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迈上新台阶。因此,结合时代背景的要求与解决现实矛盾发展的需要,从理论、现实到实践三个层面上研究西部地区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文从文化产业内涵界定入手,比较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异同,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从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大局中剖析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SWOT矩阵分解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认真梳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并对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对策和建议。从结构上看,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提纲挈领地交代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和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包括第一章,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为全文做准备,对文化产业的内涵、发展条件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章。第二章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是全文实证研究的起点,通过对文化产业在中国发展的背景、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了解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正式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课题,对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主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详尽地分析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得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应该走民族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开发之路的SW0T结论。第四章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通过例证法,选择文化旅游业、文化演艺业、文化出版业、电影电视业等在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已经获得一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行业进行分析,对西部地区文化市场的开发进行论述。第四部分,包括本文第五章,是全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借鉴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经验,从经济、法律、行政、金融各方面,集中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了系统论、对比分析方法、例证法、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研究方法,按照整体性、有序性、目的性等原则,对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刻考察,有效揭示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运行规律、方式和发展重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大背景下,将研究目光对准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从选题上来说就是一个大胆的创新。本文从西部的现实出发,综合多种分析方法,结合SWOT矩阵原理,系统、全面、深刻分析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并选择重点行业进行例证研究,从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上也是一个创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青华;;“文化产业”冲破 壁垒[J];南风窗;1992年04期
2 陈鸣;关于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路[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3 汪太理;研究文化产业经营规律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简介《文化产业经营学》[J];学习导报;2000年05期
4 刘青云,曾石龙;文化产业崛起的希望在于体制创新[J];广东艺术;2000年04期
5 毛三元;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与政策透视[J];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03期
6 戴茸;;加拿大文化产业的行业管理[J];北京观察;2001年10期
7 张向东;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2年05期
8 黎明;中国文化产业出路何在[J];管理科学文摘;2002年03期
9 钱来忠;开发四川的文化产业[J];经营管理者;2002年08期
10 张晋琼;寒冬,燕园这边一股热流 ——“WTO与文化产业”北大研修班纪实[J];广东艺术;2002年01期
11 刘英群;;民营文化:想在全球经济中做大[J];文化月刊;2002年18期
12 刘亚政;加强文化建设 发展文化产业——关于对外省文化建设及文化产业的考察和思考[J];长白学刊;2003年01期
13 王永章;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J];政策;2003年03期
14 杨旭涛;建立辽宁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想[J];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06期
15 惠晓峰,拓宏伟;试论陕北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6 曾赤梅;;指点产业 激扬文化——“文洽会”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撷英[J];今日湖北;2004年12期
17 叶青,吴庆华;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湖北在中部全面崛起[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18 石秀莲;;在“事业单位”向“文化产业”的嬗变中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05年Z1期
19 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 北京发展的新引擎[J];数据;2006年05期
20 韩际平;;文化产业呼唤统计出手——来自中国文化名镇宋庄的声音[J];数据;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岩;;文化产业新型融资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探讨[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关莉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徐建平;杨庆华;张玉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赵允福;;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5 刘晓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优势及策略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刘秀华;;我国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7 陈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吕在;杨建生;;从精神态文化到物质态产业——兼论艺术之于文化产业的价值[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冠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服务经济[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10 陈树文;宋晨;;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开发途径探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鑫;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丽敏;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4 郑洪涛;基于区域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欧培彬;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洪霞芳;中国兔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曾庆宾;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王伟伟;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10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永红;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威;意义解读的错位与断裂—山寨文化的“生产—消费”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正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4 刘丽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素质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袁炯;文化创新体系的内涵研究及文化制度创新的制度选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周琴;文化产业国际分工背景下的文化同质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熊小芳;河南省文化产业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漆飞;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曲晓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张晓延;基于区位商的中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葛洪才;深圳战略:向文化产业大转向[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魏晓霞;发展文化产业意义深远[N];中国旅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朱文伟;文化产业:展览航母由此启航[N];中国贸易报;2005年
4 韩宗树 邹文锋;岳阳文化产业突围记[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向勇;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构想[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马相武 ;文化产业的走出去战略[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金元浦;文化产业:不断嬗变和生成的概念[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张典;文化产业呈现健康发展态势[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罗云川;探讨文化产业“四新”[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早报记者 封欣 实习生 钱振华;文化产业已成新一轮投资热点[N];东方早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