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美国名校在华汉语强化教学模式研究

谷陵  
【摘要】:对美国名校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符合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借鉴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主要运用定质研究的方法,对美国名校在华汉语教学模式的3个个案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提炼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 本文构拟了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这一模型,对ACC、PIB和DSIC这三个美国名校在华项目进行了全面观察和系统研究,并将美国名校在华汉语项目中实践的汉语教学模式提炼为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归纳了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从理念、总体设计和实施三个层面系统地分析和比较了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的教学体系,从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教学环境管理这三个方面分析了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的管理体系,讨论了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的成功因素及其局限性,探讨了该模式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启示。 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可以视为在目的语环境下对“明德模式”的发展;(2)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的管理体系合理而有效,对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视为教学模式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考察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情况。 对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情况的考察主要关注两个问题,理念和设计意图是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及教学模式的设计意图是否可以实现预期的效果。通过转写课堂教学录像,统计分析课堂教学中师生相关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本文结合转写文本提供的真实的教学情境,从平均语速、师生的开口率、话语输出量、整句输出率、教师的纠错率、讲解行为以及其他教学指令等七个方面,考察了课堂中关于正常语速、全程纠错、大量输出、整句输出、精讲多练等教学策略的实施情况。分析结果说明,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基本能够实现,并且实施效果良好。 第二部分对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与归纳,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论证国际汉语教学模式定义和框架。 本文对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的定义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模型,论述了理论模型三个层面的内涵、特点、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层面的构成要素。该理论模型在对美国名校在华汉语教学模式的个案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和修正。研究结论认为,本文提出的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的定义和框架基本合理。 第二,探讨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理论体系。 本文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理论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的性质、任务、对象及方法论等;(2)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研究在学科理论体系中的定位;(3)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总结归纳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法。 本文系统地总结归纳了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设计;(2)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研究实施的基本步骤与具体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等;(3)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的结果呈现;(4)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的评价。 本文的研究视角多元动态,研究方法丰富多样,主要以质的研究、后方法语言教学方法观、系统论和动态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深入真实的教学实践,收集原始资料,与研究对象深度互动,将国际汉语教学模式视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采取了参与式观察、跟踪体验、问卷调查、访谈、文本资料收集及课堂教学录像转写等方法收集资料,运用了案例分析、数据库统计、宏观综合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对精英式强化教学模式各个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价值在于,本文对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的定义,将管理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到教学模式的系统之内,教学模式的内涵从教学拓宽到了管理,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突破了以往教学模式研究在对研究对象认识上的局限,为国际汉语教学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知网文化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