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视角下民族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民族院校大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在铸牢过程中,大学生主体实践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主体性视角出发,以A民族大学这一民族院校大学生主体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民族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铸牢现状及铸牢路径等进行阐释,其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相关学术研究回顾。在此部分中,重点是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为笔者进一步从主体性视角探究民族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铸牢现状及铸牢路径等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基础。第一章主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进行了概念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主体性理论及共同体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国历代领导集体关于主体性理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另外,从实践主体、认知主体及价值主体三个维度分析了主体性视角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机制。第二章主要是以A民族大学为例,从这一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实践状况、认知状况、价值取向与追求出发,阐释民族院校大学生主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第三章主要通过对比剖析A民族大学大这一民族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共同存在的现实挑战,从实践方式传统、部分主体认识不完善、话语表达专业性较强三个方面阐释民族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挑战。第四章主要阐释在主体性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型路径构建,如在主体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主体社会交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主体发展方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结语主要阐释笔者对主体性视角下民族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与理解,在扎实的主体实践中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主体的社会实践、社会交往、个体发展作为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提高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身份认同。在新时代新征程下,需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这是新时代一项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