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

李廷海  
【摘要】: 本论文以新中国成立之后,1954年建立的我国第一个舞蹈专业学校——北京舞蹈学校为起点的舞蹈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以教育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将中国舞蹈教育置于社会文化变迁这一历史大背景,在回顾、总结近半个世纪的舞蹈教育基础上,试图研究如何适应新形势、新环境,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民族舞蹈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舞蹈艺术人才而提出自己不成熟的建议。 本文共分“前言”、第一部分:民族舞蹈教育发展的背景、第二部分:现场调查、第三部分:理论分析、第四部分:对策研究、结论与建议等五个部分。 前言部分:说明选题的缘由及基本构想、舞蹈学科研究现状、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研究的条件和意义。简而言之,舞蹈教育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起步比较晚,其学科建设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的发展。比艺术学科中的美术、音乐学科建设,也比落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舞蹈教育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为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客观现实。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人才要求的越来越高,其“早期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对培养“高、精、尖”舞蹈人才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但是,也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如此继续发展下去,对学科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影响极大。 第一部分:民族舞蹈教育发展的背景。 第一,简单回顾舞蹈教育大发展历史,包括学校的创建、发展,舞蹈教育体系的建立,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 第二,简单分析新形势下舞蹈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舞蹈教育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特点非常典型。学生只要是进入舞蹈专业院校学习,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学生的专业方向进学校时由学校确定,学生的衣食住行、就业均由学校和国家负责,没有独立选择的 空间,就形成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局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 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 中央十分重视扶持与发展文化产业,给舞蹈文化与教育的发展带来了 很好的机遇和极大的挑战。我认为,中国的舞蹈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 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原有教学模式中我们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 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第二部分:现场调查。首先了解各地舞蹈专业艺术院校的发展动 态。包括学校的学制变动、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设置、人才培 养层次的提高、民办学校的发展情况和为了适应新形势而采取的有关 方面的措施等。其次,调查了解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学校各项制度、工 作、教学等诸多方面的评价。主要以表格的方式统计调查结果,并进 行分析。 第三部分:理论分析。主要根据调查统计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是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之一。首先,是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传统是围绕 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 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 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现代化的概念首先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 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文化传统可以与现代科学技术相 伴生的各种现代生活逐渐磨合,或者改变我们的部分文化传统,或者 改变西方己有的不适应我们需要的生活方式,最后使两者相互适应, 相互协调。其次,专业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学科理论研究水平是 衡量一个学科发展程度、一个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理论与 实践的相结合是推进“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再饮,民族舞蹈学科 建设与相关学科相结合。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研究不可能是单一学科的研究,必须与其他学科研究相结合。第四, 专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舞蹈文化 的产业化.是舞蹈教育和专业团体而临的新课题。 第四部分:对策研究、结论与建议。该部分作为木论文的结论部 分,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提出改革 的具体建议与措施。宏观上,包括观念的更新、学校各项管理体制的 改革与制定、学科建设等。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先 导,制度是保障,学科研究是发展的理论基础。微观上,包括调整与 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等。培养人是 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同时 需要科学的培养方案,即科学的课程体系。 舞蹈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蹈教育,不仅是民 族舞蹈本身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文化的 传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芳;;论我国舞蹈教育中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11年04期
2 刘荣蔚;;对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思考[J];歌海;2009年03期
3 王静;;论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年Z2期
4 魏振雷;;让舞蹈美育之花绽放[J];文教资料;2009年25期
5 罗来军;;关于舞蹈教育的多元思考[J];艺术教育;2006年07期
6 周雅俐;;发挥舞蹈艺术魅力 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J];剧作家;2008年05期
7 范海燕;;青少年舞蹈艺术审美能力形成因素研究[J];文教资料;2007年12期
8 王海燕;;浅析大学舞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8年04期
9 王洋;曾莉;;舞蹈教育之我见[J];美与时代;2005年12期
10 林芷伊;;试论如何在普通高校开展舞蹈教育[J];青年文学家;2009年21期
11 桂迎;;建立舞蹈接受学研究,完善21世纪美育[J];艺术教育;2002年06期
12 冯微;;关于戴爱莲对中国舞蹈艺术贡献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10期
13 桂迎;建立舞蹈接受学研究 完善21世纪美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4 水天一色;;戴爱莲,炫舞人生[J];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2008年02期
15 毕丽萍;;舞蹈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价值[J];戏剧之家;2004年04期
16 李平;WTO与中国舞蹈教育——关于舞蹈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立的构想[J];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17 范海燕;;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7期
18 刘理;21世纪舞蹈教育普及与发展——谈高等师范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9 桂迎;建立舞蹈接受学研究 完善21世纪美育[J];舞蹈;2002年07期
20 唐满城;;“瞻前”与“顾后”的遐想 对21世纪舞蹈教育的点滴思考[J];艺术教育;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新民;荣华;龚良发;;基础化学实验的开放平台建设[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陈志敏;;“站点式”体育教学的创新研究[A];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山西省汾阳市西河小学课题组;;教师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创新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5 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三中课题组;;悟法·创法·得法——“三结合”教育中的学法创新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曹岗;宋锐;郭丽娟;季金玉;张晓炎;张云;丛晓东;蔡宝昌;;中药炮制机理创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丹茜;;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许珂;;科学技术传播学研究现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殷红博;申捷;;未来人才素质与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体系创新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10 李昌来;;免征农业税后乡镇机制创新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丁翠苓;台湾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李俊英;北京效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5 吕日;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周成斌;居住形态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李宜春;安徽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沈灿煌;我国民(私)营经济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邱雅;寿险精算及其创新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李卫勇;中国海关管理创新及其技术支撑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吴晓邦舞蹈教育体系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杉杉;长春地区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何云;西安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淼淼;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现状及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阿斯茹;幼儿舞蹈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洁;中西舞蹈教育之比较引发的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菁菁;对中等专业舞蹈教育科学选才与科学训练的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8 张逸;高等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舞蹈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蕾;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10 孙永奇;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武翩翩;要继承她为人从艺的精神[N];文艺报;2006年
2 袁晞;舞向未来[N];人民日报;2007年
3 记者  彭 宽;戴爱莲艺术人生纪念会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辛 华;逝去的舞者[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5 陈丹;香港学校舞蹈节推动中国舞普及[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韩小良;《贾作光舞蹈艺术人生》[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7 陇西县幼儿园 徐茜;幼儿园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定西日报;2008年
8 惟一;濠江之畔的览胜与远望[N];中国艺术报;2008年
9 山东省惠民县孙武镇中学 石继萍;试述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N];学知报;2010年
10 曾曦;艺术界人士表示舞蹈艺术要回归民间[N];中国改革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