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语四音格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以西双版纳傣语四音格为语言材料,运用结构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以及浑沌学等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傣语四音格的特征和功能,论述了傣语四音格的语言性质,探索了傣语四音格与傣族文化的关系。
这是三个不同层级的研究,后一层级的研究都建立在前一层级研究的基础之上。傣语四音格的特征和功能是对客观语言材料的梳理和总结;傣语四音格的语言性质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客观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傣语四音格与傣族文化的关系则是对文化语言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文章共有七部分。
第一章概述。简要介绍了傣族地理环境和文化历史,傣族语言文字的状况,傣语四音格的基本状况和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傣语四音格的特征和功能。主要是描述了傣语四音格在语音、结构、意义等方面的语言特征,考察了傣语四音格在句法和语用中的功能和作用等。
第三章傣语四音格的语言认识,这是对傣语四音格语言性质的探讨。为了更好地认识傣语四音格的语言性质,文章借鉴了浑沌学理论和方法。首先从事物的整体性出发,把傣语四音格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四音格进行比较,找到它们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其次,试图用浑沌学中的“吸引子”和“动态系统”等观点,对傣语四音格诸特征存在的复杂状态做出合理的解释。最后,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把傣语四音格与词和词组进行比较,从而对傣语四音格的语言性质做出有一定说服力的回答。
第四章傣语四音格的产生,这是对傣语四音格的文化性质的具体认识。文章首先分析了四音格产生的原因,认为社会的发展和语言词
汇自身的演变是四音格产生的客观原因,而四音格的语言形式则是语
言历史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样的形式不仅便于记忆,还有利于提高表
达效果。傣语四音格就是在傣族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四音格,傣族佛教,
傣族文学,不同民族文化交往,傣族审美心理等因素都可能对傣语四
音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傣语四音格就是共同的四音格语言特征与傣族
文化特征的辨证统一。傣语四音格是在已有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形成
的,压缩、连接、重复、补足、音变、编插等是傣语四音格形成的常
见方式。
第五章从傣语四音格到汉语成语,这是把对傣语四音格语言性质
的认识推及汉语成语。文章认为,从古至今,汉语成语的意义已经发
生转移,从原来形式可长可短的“语”,变成了现在形式整齐的汉语
四音格。汉语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口语化的汉语四音格异军突起,
迅猛发展,成为汉语词汇的吸引子,许多“古语”也都纷纷转化成四
音格形式,这就是成语意义发生转移的现实基础。因此,汉语四音格
是汉语成语的语言本质,而汉语成语则体现了四音格语言特征与汉民
族文化特征的统一。对成语性质的不同认识也导致了对成语范围的不
同划分,不过,这里的成语已不再与各种熟语并列了。
第六章傣语四音格中的傣族文化,这是对傣语四音格语言价值的
探索。傣语四音格记录了傣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傣族的经济生活,社
会制度,日常生活,医药卫生,爱情生活,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都
可以从傣语四音格中窥见一斑。
余论认为,“水”是傣族自然环境中的重要特征,傣族文化和语
言都有浓厚的“水”情结,而傣语四音格的各种特征都可以统一于水
的品质。
关键词傣语四音格,词,傣族文化,浑沌性,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