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研究(至1840年)
【摘要】:文化传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研究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的历史,实际上是研究汉文化进入民族地区所导致的文化融合的历史。本课题选择清代(至1840年)这个广西古代汉文化传播的高峰时期进行研究,以使研究更具典型意义与说服力。主要运用历史学与文化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从全方位去把握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现象。
由于文化传播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本课题所研究的时间虽然上限定在清朝建国之始1644年,下限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时,有时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汉文化传播的过程,在时间的跨度上会超越这两个时间界限。
本课题共分六章。从汉文化传播的背景、汉文化传播的主体、汉文化传播的方式、汉文化传播的内容、汉文化传播的影响等五个角度研究清代汉文化在广西的传播。
在第一章里,笔者首先探讨“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的背景和条件”。文化传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在一元传播体制的统制下,清代的文化传播活动,是在君王强有力的控制之下,在儒学意识形态的制导下运行的。本章主要从“清代广西社会的发展”、“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的主观保障”、“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的客观保障”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文化传播受传播媒介、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的研究中,必须联系清代广西社会的发展情况以探讨汉文化传播的历史背景与条件。同时清朝推行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