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语和阿美语语言特征对比分析
【摘要】:
本文分析了维吾尔语和阿美语中与类型学特征有关的特点、与基本句型结构有关的特点和各自独有的特点。文章运用对比语言学、描写语言学的方法,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剖析维吾尔语和阿美语的对比特征和独有特征,为全面认识和理解这两种语言作出了大胆的尝试。
维吾尔语是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阿美语是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语言,两者之间没有亲缘关系,但是在类型学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典型的黏着语。本文从类型学一致性的角度分析了黏着语类型特征表现在这两种语言中的特点。维吾尔语的基本句型结构是S(主)O(宾)V(谓),阿美语的基本句型结构是V(谓)S(主)O(宾),两者的基本句式结构截然相反,影响到了语言中很多方面。本文从基本句式结构的角度出发,参照Joseph H.Greenbe唱提出的“主要与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分析了其中相关的语法表现形式。此外,文章还对除以上两方面之外的独有特点进行了分析,尽可能对这两种语言进行全面详尽的描述。
全文共八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对维吾尔语和阿美语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对目前维吾尔语和阿美语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角度,论文的基本框架及相关的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集中阐述维吾尔语和阿美语中与黏着语特点有关的特征。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语音的角度,分析了黏着语的形态特点对维吾尔语和阿美语的语音产生的影响,包括元音辅音的弱化、同化、脱落、增音、音位还原等现象。从词法的角度,分析了黏着语的形态特点对维吾尔语和阿美语的词法产生的影响,其中又分为对构词的影响和对部分词类的影响两个方面:提出这两种语言广泛采用派生法(添加构词附加成分的方法)和重叠法进行构词,与黏着语特点在词法上的表现密不可分;同时对这两种语言的量词和数词的词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些词类的表现显然受到黏着语特征的影响。从句法的角度,分析了维吾尔语和阿美语所使用的句法手段主要是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上添加各种构形附加成分,例如名词的“数”(阿美语没有)、“格”,添加在动词上的各种时、体、态等和添加在形容词上的“级”;另外,还提出维吾尔语和阿美语中广泛使用动词的连接形(副动词)、动词的名物化形式(动名词)和形容词的名物化形式也是由黏着语的类型特点所决定的。
第三部分(第五章):对比分析了维吾尔语和阿美语中与基本句型结构有关的特征。根据Joseph H.Greenberg提出的“主要与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对维吾尔语和阿美语中附加成分的类型、使用前置词还是后置词、领属成分和被领属成分的语序、形修名语序、数(量)修名语序、指示代词修名语序、形修动语序、副修动语序、形容词比差句的语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参照对比中可以发现,在附加成分的类型和使用前置词还是后置词方面,维吾尔语和阿美语的表现与Greenberg提出的“语法普遍现象”完全相吻合;但是在其他的方面,这两种语言的表现与相关的“语法普遍现象”或者相符,或者部分相符,甚至完全相反。
第四部分(第六章、第七章):介绍除了与类型特点有关的语言特点和与基本句式结构有关的语言特点之外,维吾尔语和阿美语的独有特点。独有特点正是这两种语言独具特色之处。论文分别语音、词法、句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语音方面,分析了这两种语言的基本音节结构,维吾尔语的元音和谐律和辅音和谐律,阿美语的音位合并和省略、音位变体和音位混用等方面的表现;构词方面,重点介绍了维吾尔语丰富多彩的复合构词法和阿美语形式多样的重叠构词法,此外对这两种语言中的特殊词类进行了专项分析,包括维吾尔语的系词、助动词、形容词和阿美语的动词、有格位变化的名词、代词、格助词、形容词等;句法方面,分析了维吾尔语的式、语气—时、体、态和阿美语的式、态、体,从语法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维吾尔语和阿美语的一些特点可以从黏着语的类型特征进行分析,还有部分特点可以从基本句型结构进行分析,但是它们更多的特点则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而正是这些独有的特点将它们与各自的亲属语言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第五部分(第八章):对前面章节中已经阐述过的语言事实进行总结、概括和补充;对前面章节中尚未阐明的语言现象进行补论。论文对构词附加成分、构词方式和构形附加成分进行了直接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维吾尔语的构词附加成分和构形附加成分是截然分开、互不借用的,而阿美语的附加成分常常兼作构词附加成分和构形附加成分;在构形方面,维吾尔语较阿美语更多地采取添加附加成分的方式。总结和概括了“格关系”和“呼应系统”在这两种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最后补论了维吾尔语和阿美语在嵌套句式上的不同表现及阿美语中可以作谓语的词类特殊性。
本文从类型学、基本句型结构和独有特征三个方面对维吾尔语和阿美语进行了分析,为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识这两种语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和方式。论文主要参考了关于维吾尔语和阿美语的语法、词法论著,对其中的语言事实、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再分析和再认识,力图从语言事实出发,以语言的不同侧面为切入点,全面把握语言的真实特点。
|
|
|
|
1 |
艾山·吾买尔;吐尔根·依不拉音;早克热·卡德尔;;维吾尔语名词词干提取算法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
2 |
阿里甫·库尔班;吾买尔江·库尔班;尼加提·阿不都肉苏力;;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网的数据库结构的设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维吾尔语鼻音的声学特征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
4 |
梁洁;杨新璐;;维吾尔语韵律层级边界感知及其声学特征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
5 |
热依曼·吐尔逊;依皮提哈尔·买买提;;维吾尔语语音语料库管理系统的设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6 |
依皮提哈尔·买买提;吾守尔·斯拉木;;维吾尔语语音合成语音语料库的设计与标注[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
7 |
古力米热·依玛木;艾斯卡尔·艾木都拉;;维吾尔语句韵律层级的人工标注规则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8 |
早克热·卡德尔;艾山·吾买尔;吐尔根·依布拉音;帕里旦·吐尔逊;买热哈巴·艾力;;基于混合策略的维吾尔语名词词干提取系统[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9 |
阿依克孜.卡德尔;开沙尔.卡德尔;吐尔根.依布拉音;;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维吾尔语名词形态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10 |
杨雅婷;马博;王磊;吐尔洪·吾司曼;李晓;;维吾尔语语音识别中发音变异现象[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