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
【摘要】:
在汉语口语中,反问句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它表达形式丰富,话语功能多样,是非常有特色的汉语功能句类之一。本文以现代汉语反问句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对汉语反问句系统进行全面梳理,从功能主义角度对反问句在实际话语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将研究结论与汉语中介语反问句进行对比,为反问句教学提供参考。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特别是在语料的搜集和语料的话语分析方面,运用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以往的汉语反问句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在反问句的性质、构成及功能等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还存在分歧,且多是宏观的、静态的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反问句的细化研究和功能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倾向于从语言实际出发,侧重从动态话语分析角度关注反问句。
全文贯穿了话语分析背景下功能主义的研究思路,同时文中贯穿了两个原则:句类研究中边界的模糊性原则、反问句家族成员渐变性原则。本文从外部和内部的角度分别对反问句进行了界定,区分了反问句和其他句类的异同,对反问句做了多角度的分类。本文将反问句作为一个家族,对其成员包括核心成员、核心功能以及非核心成员、非核心功能进行了细致分析。与此同时,在对反问句的结构特征进行全面描写的同时,详细描写了反问句的有标记类型,确定了有标记反问句的句式框架,总结了反问句的话语功能,在对语料库中检索到的3313个典型有标记反问句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初步考察了形式类型和功能类型的对应关系。
为了做到分析的全面性,本文分析了反问句各种成分的特点和作用,包括构成反问句的结构成分、凸显反诘语气的结构成分,涉及到副词、情态动词、疑问代词以及反问句中出现的特殊语用成分,特别是对情态动词和疑问代词在反问句中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写和比较。
本文的另一个研究重点是对反问句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话语分析和解释。具体而言,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搜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语料,以此为依据分析反问句在使用过程中所遵循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进而分析作为特殊话语策略的反问句是如何实现特定交际目的的,语境线索是如何促使交际者使用反问句的,还特别分析了反问句使用中的文化特色。
本文运用会话分析理论,以两人对话式话语为对象详细分析了反问句在话语进程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反问句在话语中出现的位置;对话中反问句出现的类型:反问句的话轮衔接功能;反问句作为应对句的话语制约机制;对话中反问句的选择模式;对话中反问句如何作为馈语出现;对话中反问句话语功能的弱化现象;对话中反问句的应对语是如何对反诘意味进行消解的。另外还专节探讨了话语中反问句的语调和反诘度问题,分析反问句语调的不同形式以及重音范围对辨识反问句的作用,分析反问句的反诘度在话语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别阐释了增强反诘程度和降低反诘程度的结构内部因素和外部多种因素。上述研究是以往较少涉及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最后,本文将汉语典型有标记反问句的分析结果与中介语反问句的习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反问句习得情况不理想的成因,提出了反问句教学的对策,即“句义对等式—反诘对象—功能框架—情景再现”的教学思路,初步实现了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衔接。
结语部分在总结本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功能句类的研究方法,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