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研究
【摘要】:
1986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可以相互拆借,资金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1996年放开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1997年放开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2003年改革存款准备金利率制度;2005年进一步下调超准利率;2006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试运行等一系列事件构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条运行轨迹。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一步一步的向前迈进。
利率市场化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各经济主体在应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都处于摸索阶段,尚无实际经验。本文第一章主要叙述利率市场化的理论与实践,对已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国家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阐明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第二章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分为尝试阶段、启动阶段,理清央行在每个阶段所做的各项制度建设的脉络,并沿着这一脉络对目前利率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第三章阐述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运行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主要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保险、企业、投资、外汇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第四章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路径选择,明确在目前情况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渐进性和次序性,阐明银行间市场利率、金
融监管方式、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措施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