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房改造过程中居民的利益博弈研究
【摘要】:
新中国建立以后,北京市政府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主要目标,分别在不同时期进行了旧房改造。这些旧房改造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2007年11月,北京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中心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旧房改造。本文以北京的一个四合院为例,对此次旧房改造的效果和由此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了个案研究,并进行了社会学视角的分析。
笔者主要运用了吉登斯的社会结构二重性理论对修缮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和居民的博弈行为进行了阐释。吉登斯认为,社会结构既是由行动者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同时,经过人的行动建构起来的结构又是行动得以建立起来的桥梁和中介,即行动者也受其制约。在整个旧房改造过程中,由于受规则的制约,居民对一些现象和问题不满但选择了妥协。但是居民作为行动者,受规则制约的同时,他们也发挥了能动性,从而影响甚至改变规则。居民通过各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与政府、施工队进行博弈。社会结构二重性在此次旧房改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