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李秀丽  
【摘要】: 公益性小额信贷自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后,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贫困人群信贷状况方面做出了贡献。但自2005年我国商业性小额信贷试点开始以来,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因种种原因而出现困境,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尤其是未来发展趋势成为学界和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希望通过对系统梳理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以此为基对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尤其是商业化发展进行探讨和分析,为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意探索。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系统的概述了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作用,分析了其核心制度和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宏观环境,论述了其未来商业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论文对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做了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论述。 首先对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结合其服务理念,对公益性小额信贷的界定主要集中于信贷机构的服务目标和客户对象,而非信贷机构自身的性质。在这样的界定基础上,对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引入背景、发展历程和现状做了一个概述,分析了其突出特点。 第二部分对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核心制度,即团体贷款制度、动态激励制度和分期还款制度做了阐述。正是这些有别于传统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制度,将公益性小额信贷于传统金融服务区别开来,这些制度创新保证了其服务目标和理念得以实现,同时又能降低机构自身的风险,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转。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的作用,公益性小额信贷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它是一个有效的开发式扶贫方式,通过对贫困人群提供信贷支持,对增加家庭收入、提升个体社会资本、妇女授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公益性小额信贷积极推动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表现在有效推动农村金融思想观念和服务目标的转变,促进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推动农村金融工具创新和成为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重要内容。 第四部分基于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困境。合适法律地位的缺失,制约了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空间;资金来源单一,使得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财务可持续性弱;内部治理结构的制约,限制了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规模。 第五部分在上述论述基础上,分析了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商业化发展。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发展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趋势和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商业化发展的核心在于既能保持其原有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目标,又能保持其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商业化发展只是一种手段,不是其发展目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促进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商业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文立足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法学、社会学等方法,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和作用,分析了其发展困境,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公益性小额信贷商业化发展的相关问题。指出,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商业化发展是未来的趋势,也是保持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公益性小额信贷商业化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是其商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扩大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的融资渠道是其商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原有制度创新是其商业化发展的有利保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吕万兴;滥开“重点企业”名单之风不可长[J];西南金融;1990年06期
2 殷孟波;对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3 朱小黄;进一步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信贷政策[J];西部论丛;2005年01期
4 姚景超;产业结构与信贷结构均衡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J];甘肃金融;2005年07期
5 课题组;;房地产商、购房者和商业银行“理性转向”——关于个人住房信贷政策调整后的政策效应调查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蒋鹏飞;;试论新时期信贷政策的目标选择及制度优化设计[J];武汉金融;2006年04期
7 汤方强;;浅析国内外消费信用之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年13期
8 高炳辉;乔蕊;;海东地区房地产信贷政策实施调查[J];青海金融;2006年07期
9 林灵灵;;浅议农业投资政策[J];市场论坛;2007年01期
10 李晨;;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金融服务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02期
11 夏少敏;;绿色信贷政策需要法律化[J];世界环境;2008年03期
12 刘景华;;从紧货币政策对齐齐哈尔市经济金融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理论观察;2008年04期
13 中国人民银行黄南州中心支行课题组;白建俊;;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配合研究[J];西部金融;2009年05期
14 林品;;当前信贷政策下农村金融供求情况调查与分析[J];当代经济;2009年02期
15 房洁;;我国信贷政策的今后走向——“软着陆”[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21期
16 马金萍;杨英;于宁;;关于完善我国林业信贷政策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7 查成伟;;绿色金融与金融可持续发展[J];金融纵横;2010年05期
18 钱晓明;;如何做好企业贷款管理[J];企业导报;2010年06期
19 刘颖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的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取向[J];时代金融;2010年07期
20 刘乙秀;;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江;;绿色信贷政策的评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林心颖;郑祥;;“绿色信贷”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镇江市农村金融学会调研组;;农发行实施区域信贷政策的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镇江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对完善区域政策性信贷政策的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5 白云涛;陈建付;;我国近年来货币信贷政策实践及其取向——伯南克和布德林CC-LM模型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的适用性[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德勇;;金融视角下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分析[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京辉;肖峰;;本轮宏观调控为国有房企提供“复兴”机遇[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孙广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下财税和信贷政策优化运用探析[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富君;;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棉业的金融政策[A];2004’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文集[C];2004年
10 徐文斌;;浅谈合作金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丹;中国煤炭企业信贷融资困境与效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2 周胜强;我国信贷政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方昕;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吴言林;金融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融资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张榆青;国际出口信贷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刘永冠;中国制度背景下的上市公司债务成本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7 张天龙;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8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传导的微观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大为;中国金融体系低效率下的经济高增长:理论解释与经验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树宏;保值会计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洋;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杨烨萍;绿色信贷的机理及激励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樊静怡;中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刘正洋;论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樊富强;信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6 史倩;信贷激增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康红燕;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晶;中国银行甘肃分行“信贷工厂”模式运作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高嘉华;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发展与创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柯冠名;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金明;信贷政策在资源型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路径选择[N];金融时报;2004年
2 吴显亭;努力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N];金融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若馨;必和必拓关注中国信贷政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齐新;“绿色信贷”让银行与企业“双赢”[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5 ;关心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N];宁波日报;2011年
6 秦红金;有灵活的信贷政策保障 有优质的金融服务护航[N];山东科技报;2011年
7 田毅;警惕信贷政策中的比重失衡[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记者 杨斯媛;浦发银行 打造“低碳银行”[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杨斯媛;由绿到金 打造“低碳银行”[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主持人 本报记者 薛亮;信贷趋紧催生理财业务加速创新[N];金融时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