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河北省昌黎民歌演唱风格研究

王娅卓  
【摘要】: 本文是一篇以田野调查研究为基础的综述性论文。文章的研究对象是河北省昌黎县民歌,研究的方向是对昌黎民歌独特演唱风格的把握。 昌黎县是祖国北方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县份之一,这里民间文化和文艺活动历史悠久,自清初以来便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昌黎民歌是冀东民歌的一部分,它具有清新、优美、朴素的风格。过去流传在全县的山区平原和沿海,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现在随着社会发展,昌黎的文化文艺活动更加活跃,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是河北省有名的歌舞之乡。 昌黎话语音独特,上挑下滑,极具旋律性,被称为“老奤儿”。昌黎歌曲风格也因其语言,百转千回,婉转动听。在多年的演唱中,昌黎艺人传下来很多关于演唱方法的总结,以及一些独特的润腔技巧。 在民歌演唱的过程中,很多优秀的民间民歌艺人,他们不但积极参加各种全国文艺演出,而且帮助完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北卷》的歌曲收录工作,为昌黎民间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全文分成三部分,从不同侧面循序渐进地对昌黎民歌进行了叙述和研究。 第一部分介绍了昌黎民歌的概况,分别从地域特征、人文环境、时代背景、演出现状、歌曲分类、传承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第二部分是昌黎地区民歌的演唱特征。这一章主要从昌黎语音特征、发声技巧、和九个典型的润腔特点来分析研究。 第三部分为昌黎民歌演唱和民族声乐的结合和发展。本章中,第一节对几首经典的昌黎民歌进行了分析,使声乐演唱者对昌黎民歌演唱有了第一手详细的资料;之后从昌黎民歌对民族声乐的丰富和昌黎民歌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 笔者从研究者和演唱者的角度,多方面分析昌黎民歌。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到当地进行采访老艺人,收集相关的音响、书籍资料,并有幸跟当地非常著名的王世杰老师学习演唱昌黎民歌。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论述昌黎民歌概况和现状,横向展开分析了昌黎民歌的风格特征、演唱技巧和润腔特点。通过后续对昌黎民歌演出状况的了解和跟进,纵向思考了民歌发展过程中昌黎歌曲出现的变化,比如在各个演唱者二度创作过程中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润腔手法和艺术处理。 2009年5月,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录制的河北省昌黎县的“三歌”传统民间歌舞表演。这些表演地方特色浓郁,形式独特,内容丰富热烈,让人为之赞叹。这次演绎,颠覆了以往一些认为河北民歌既没有鲜明特色又不活跃的印象,让人们对河北地区音乐风格和音乐活动有了一个鲜活、全新的认识。 昌黎民歌,承载着冀东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是人们精神状态的升华,是河北传统文化的缩影。它所以昌黎民歌不仅有拥有很大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人文研究价值和社会研究价值。本文以文化为基垫,着重演唱的角度,剖析昌黎民歌演唱的运用。通过对昌黎民歌发展的思考,呼唤人们传承民族地方艺术,保护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段卫红;汉语语音特色与我国民族声乐的润腔美[J];娄底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2 陈丽容;浅谈筝曲中的润腔演奏[J];戏文;2003年04期
3 孙怡;河南胡琴曲的润腔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04期
4 孙怡;陕西风格胡琴曲的润腔艺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潘林;;赣中南窑头打八仙仪式音乐的润腔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马丹;;民歌演唱中润腔的“运腔”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7 钱潜;;试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花鼓戏[J];艺术教育;2009年04期
8 曾宪林;;南音韵睏的音乐解构[J];艺苑;2009年Z1期
9 孙辉;;歌唱艺术的靓丽窗口——浅谈郭颂的歌唱语言与润腔[J];大家;2011年02期
10 郑志勇;戏曲基础知识(六)[J];黄梅戏艺术;1994年01期
11 张兆颖;;论南音唱腔中的“停声待拍”[J];龙岩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2 徐立翔;;论歌唱的谋篇布局[J];中国音乐;2009年02期
13 吴婷;;中国民族声乐中的音乐美学因素分析[J];大众文艺;2011年01期
14 刘时燕;四川扬琴“德派”唱腔润腔手法[J];音乐探索;1988年02期
15 彭国元;;论词曲风格的互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6期
16 彭国元;;论词曲风格的互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1年06期
17 肖红;风格特征及其再现方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8 丁爱华;谈民族声乐教学[J];音乐天地;2004年05期
19 朱晓文;;冰心作品中色彩词的使用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5年06期
20 马茜;;中国青铜器装饰艺术的审美分析[J];艺术百家;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婷;;浅析网络语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维贤;师严明;李玲;杨宏伟;;香云纱服饰设计适应性探讨[A];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董小玉;;论毛泽东诗词崇高美的风格特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张定;;实施名优战略再创茶业辉煌[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谭旭虎;;论文摘要风格特征·文化·主体性——浅谈20世纪上半期好莱坞电影片名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再军;蔡学文;周文利;;基于神经网络的雕刻艺术风格的机器学习[A];全国第十五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谭旭虎;;风格特征、主体性与好莱坞老电影片名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荫怡芬;;精纺毛织品机可洗整理的探讨[A];'2001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姜淑梅;;花式线与装饰性面料的开发[A];第十一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楠;;民族调式音级的确定对部分复调技术教学的影响[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赵群;纱线与织物同机弯曲表征及建模分析[D];东华大学;2006年
2 霍明宇;宋代令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4 唐虹;基于面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半紧身裙造型风格特征主客观评价与预测[D];东华大学;2008年
5 王先艳;论民间合奏乐种的传承方式[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6 鲁伟明;书法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新型服务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沈琍;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8 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1996年
9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10 刘毅;我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特性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娅卓;河北省昌黎民歌演唱风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曹众;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沈建军;五声性调式和声的风格特征及成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炬宇;平面公益广告设计风格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戴迎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黄金萍;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比较风格传递[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谢洪霞;陈洪绶人物画风格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张婧霞;试论院体画的风格演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岭;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其在声乐教学上的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赵晖;沃尔夫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与演唱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昭远;门扇的风格特征及常见问题[N];中华建筑报;2003年
2 刘荣平;唐宋应制词刍议[N];光明日报;2006年
3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程定华 张治 诸海滨;继续风格转换 下跌接近尾声[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深证100指数基金经理林飞;指数增长的动力[N];证券时报;2006年
5 港澳资讯 马晋;顺势而为 基金偏爱98只小盘股[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陶为衍;陶冷月的“新中国画”及其真伪鉴别(上)[N];美术报;2006年
7 刘钦明 文华 黄新华;《越洋电话》:歌唱盛世新农村[N];南昌日报;2009年
8 姗姗;从色彩学谈首饰的搭配[N];中国矿业报;2007年
9 刘金吾;民族舞蹈不能失去自己的“根”[N];中国艺术报;2007年
10 龙跃;重点挖掘个股机会[N];中国证券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