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昌黎民歌演唱风格研究
【摘要】:
本文是一篇以田野调查研究为基础的综述性论文。文章的研究对象是河北省昌黎县民歌,研究的方向是对昌黎民歌独特演唱风格的把握。
昌黎县是祖国北方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县份之一,这里民间文化和文艺活动历史悠久,自清初以来便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昌黎民歌是冀东民歌的一部分,它具有清新、优美、朴素的风格。过去流传在全县的山区平原和沿海,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现在随着社会发展,昌黎的文化文艺活动更加活跃,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是河北省有名的歌舞之乡。
昌黎话语音独特,上挑下滑,极具旋律性,被称为“老奤儿”。昌黎歌曲风格也因其语言,百转千回,婉转动听。在多年的演唱中,昌黎艺人传下来很多关于演唱方法的总结,以及一些独特的润腔技巧。
在民歌演唱的过程中,很多优秀的民间民歌艺人,他们不但积极参加各种全国文艺演出,而且帮助完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北卷》的歌曲收录工作,为昌黎民间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全文分成三部分,从不同侧面循序渐进地对昌黎民歌进行了叙述和研究。
第一部分介绍了昌黎民歌的概况,分别从地域特征、人文环境、时代背景、演出现状、歌曲分类、传承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第二部分是昌黎地区民歌的演唱特征。这一章主要从昌黎语音特征、发声技巧、和九个典型的润腔特点来分析研究。
第三部分为昌黎民歌演唱和民族声乐的结合和发展。本章中,第一节对几首经典的昌黎民歌进行了分析,使声乐演唱者对昌黎民歌演唱有了第一手详细的资料;之后从昌黎民歌对民族声乐的丰富和昌黎民歌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
笔者从研究者和演唱者的角度,多方面分析昌黎民歌。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到当地进行采访老艺人,收集相关的音响、书籍资料,并有幸跟当地非常著名的王世杰老师学习演唱昌黎民歌。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论述昌黎民歌概况和现状,横向展开分析了昌黎民歌的风格特征、演唱技巧和润腔特点。通过后续对昌黎民歌演出状况的了解和跟进,纵向思考了民歌发展过程中昌黎歌曲出现的变化,比如在各个演唱者二度创作过程中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润腔手法和艺术处理。
2009年5月,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录制的河北省昌黎县的“三歌”传统民间歌舞表演。这些表演地方特色浓郁,形式独特,内容丰富热烈,让人为之赞叹。这次演绎,颠覆了以往一些认为河北民歌既没有鲜明特色又不活跃的印象,让人们对河北地区音乐风格和音乐活动有了一个鲜活、全新的认识。
昌黎民歌,承载着冀东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是人们精神状态的升华,是河北传统文化的缩影。它所以昌黎民歌不仅有拥有很大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人文研究价值和社会研究价值。本文以文化为基垫,着重演唱的角度,剖析昌黎民歌演唱的运用。通过对昌黎民歌发展的思考,呼唤人们传承民族地方艺术,保护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