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刑事政策及其过程

刘仁文  
【摘要】: 刑事政策学作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它既超越了作为纯规范科学的刑法学,也超越了专门研究犯罪现象和犯罪人的犯罪学,超越了以犯罪人的改造、矫正和治理措施为研究对象的刑罚学,因此,研究难度较大。但是,面对我国当前刑事犯罪居高不下、人权保障又日趋受到重视的现实,法学工作者打破人为的专业桎梏,从全局和整体上把握和驾驭国家对犯罪问题的综合反应,实乃 分内职责。基于此,本博士学位论文以《刑事政策及其过程》为题,对刑事政策的概念、范围以及刑事政策的过程作了初步探讨。 遵循“科学研究贵在创新”的宗旨,本论文试图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 一,关于刑事政策的概念。作者先对“政策”一词的词源和学理作了考察,然后又广泛地考察了中外学者对“刑事政策”的定义,最后,作者得出自己给刑事政策的定义:刑事政策是指代表国家权力的公共机构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围绕预防、控制和惩治犯罪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以及对因此而牵涉到的犯罪嫌疑人、犯罪人和被害人所采取的态度。围绕该定义,作者进一步阐明了刑事政策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义:1、刑事政策的内容不单是指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惩治犯罪,它还包括如何对待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人以及如何对待犯罪被害人;2、刑事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3、刑事政策的决策主体是代表国家权力的公共机构;4、刑事政策是一个系统;5、刑事政策存活于过程中。(参见第一章) 二、关于刑事政策的范围。作者在对各种关于刑事政策范围的观点和意见进行分析后,提出并论证了确立广义刑事政策观之必要性。根据广义刑事政策观,作者进而将刑事政策分为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执行政策和刑事社会政策四大类,从而基本确定了刑事政策的范围。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分别对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执行政策和刑事社会政策的内在结构进行了剖析,指出每一部分又都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参见第二章) 三、关于刑事政策过程。作者着重从刑事政策的制定、刑事政策的执行和刑事政策的评估三个环节对刑事政策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中心意 WP=3 思是要引入现代政策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以期开拓我国刑事政策研究的视野,促进刑事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这一部分包括三章: 在“刑事政策的制定”一章里,作者指出在制定刑事政策时应遵循科学、法治和人权等三项基本原则,剖析了影响刑事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阐明了刑事政策制定的一般程序,最后还就我国刑事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剖,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参见第三章) 在“刑事政策的执行”一章里,作者首先介绍了政策科学中关于政策执行的一般理论,阐明了刑事政策执行在整个刑事政策过程中的意义,随后也提出了刑事政策执行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即目标与手段相统一的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监控与执行相同步的原则。接着,作者对刑事政策执行的一般程序、影响刑事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我国刑事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讨论。(参见第四章) 在“刑事政策的评估”一章里,作者首先阐述了刑事政策评估的含义与意义,然后探讨了刑事政策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并对影响刑事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最后就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国的刑事政策评估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最后指出,刑事政策的研究是一个方兴未艾、有着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课题,本文对刑事政策的研究仅仅带有导论性质,至于对国内外一些典型的刑事政策从各论角度逐一进行考察、反思和改进,则只好遗憾地留待下回去分解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游伟,谢锡美;“严打”政策的回顾与科学定位[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陈兴良;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罚结构调整[J];法学研究;1998年06期
3 卢建平;刑事政策学的基本问题[J];法学;2004年02期
4 黎宏;论“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思想及其实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严励;我国刑事政策的价值追问[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许惟尤,云凤柏;关于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的法律思考[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衣家奇,姚华;从运动到法治:“严打”刑事政策的理性趋势[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肖建国;我国刑事政策与青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1期
9 张小霞;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解构与整合新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10 张明余;新刑法如何贯彻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11 尤小文;转型期经济犯罪形势及其刑事政策[J];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12 严励;国家·社会双本位型刑事政策模式的探讨——刑事政策模式研究之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3 严励;社会本位型刑事政策模式的探索——刑事政策模式研究之四[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4 严励;国家本位型刑事政策模式的探讨——刑事政策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15 卢建平;需要一种正确的犯罪观[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16 严励;国家本位型刑事政策模式的探讨——刑事政策模式研究之二[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7 杨利,智玉坤;“严打”的科学定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8 刘仁文;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J];当代法学;2005年04期
19 来君;;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罚结构调整[J];青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20 王志胜;;刑事政策视野中的未成年人发展环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洁;;从理性的视角看“严打”刑事政策[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2 刘莉芬;羊忠民;;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卫红;;刑事政策概念误区种种及矫正[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4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刘中发;;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轻罪刑事政策——侧重于检察业务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赵靖;;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杜雄柏;张永红;;刑事政策的导向功能及其限制[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8 吴宗宪;;论社会变迁与刑事政策的调整[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9 徐维忠;;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统一适用存在问题的思考[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周立琦;辛全龙;;刑事政策在司法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姜涛;刑事程序分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王振峰;刑事政策模式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沈仲平;香港三合会的源流、演变及刑事政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李元鹤;刑事政策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张毅;刑事诉讼中的禁止双重危险规则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浩;论刑事辨认行为规范化[D];河北大学;2011年
2 孙丹阳;未成年人与老年人刑事责任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肖伟光;“雇凶杀人”案件的刑事责任认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胡永军;论中国特色的刑事速决程序的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5 顾阳;刑事认定与行政认定关系探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陶小超;刑事冤案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杨德聪;可上诉之刑事裁定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8 郭玉;公诉标准问题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9 贺恒;刑事诉讼告知规则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雷雨;刑事预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劼 本报通讯员 包蕾 严剑漪;世博知产刑事第一案的是非辨析[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记者 张玉雷 程小旭;泄露举报信息可追究刑事责任[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3 新华每日电讯观察员 赵朝文;提前赔付,千万不可变味成“私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检察院 傅延威 栖霞市人民检察院 李明生 蓬莱市人民检察院 曲若玲;附条件不起诉之我见[N];检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杜国芬 通讯员 杜慎平;市法院培训刑事审判法官[N];张家界日报;2009年
6 记者 吴晓杰;遏制公务员考试作弊:刑事打击手段很有必要[N];检察日报;2009年
7 蒋建平;贝尔斯登高管被判无罪[N];中国保险报;2009年
8 记者 田雨;11月前清理完刑事超审限案件[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记者 董智永 朱峰 任丽颖;“三鹿”案两刑事案犯被执行死刑[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记者 冯锐;黑龙江狠抓六大战场 刑事发案大幅下降[N];人民公安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