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恶逆变犯罪探析
【摘要】:
被害人恶逆变犯罪是指曾经遭受犯罪侵害的被害人,由于其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犯,在不良心理的支配及其他因素的推动下实施的犯罪行为。被害人恶逆变的案例在实际生活中屡屡可见,不仅改变了案件当事人及其家人的人生轨迹,更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是全社会的悲剧,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本文希望通过对被害人恶逆变犯罪的现象、影响因素及其防治等的论述,增进人们对恶逆变犯罪的了解,关注被害人、关注被害人恶逆变,并提出减少、遏制此类犯罪的有效措施。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被害人恶逆变犯罪的概述:先界定恶逆变犯罪的主体——被害人的定义,并将其范围确定为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自然人被害人;然后阐述恶逆变犯罪的概念、特点以及根据不同标准对其进行的多种不同的分类,既是对被害人恶逆变犯罪现象的初步介绍,也为下面进一步论述做准备;论文的第二部分论述了影响恶逆变犯罪发生的诸多因素,包括被害人因为犯罪侵害而遭受各种损失这一直接或间接的诱因、被害人自身存在的情绪意志、气质性格和认知等方面的消极心理因素以及作用于被害人的不良社会环境因素,为后文提出防治被害人恶逆变犯罪的措施提供依据;第三部分笔者试图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运用相关理论对恶逆变犯罪的发生机制进行解释;最后第四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被害人自身和社会环境因素两个大的方面提出预防和治理恶逆变犯罪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建构人们合理健康的心理结构、培养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对受到伤害的被害人进行心理援助,平复被害所带来的心理伤害,必要时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有针对性的加强法纪观教育,增强被害人的法律意识等;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大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在安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文明的精神环境和公平的法治环境中,同时还要营造良好互助的小环境,使个体能在温馨的家庭环境、和睦的社区环境中成长、生活。另外,在对实施了恶逆变犯罪的行为人的处遇上,原则上不能因为之前的被害情节减轻其罪责,但也要综合考量其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和具体实际情况,以法律为准绳,做出轻重适度的判决。
|
|
|
|
1 |
姚春;;从“治未病”谈脾胃病的防治[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2 |
陈慧娲;;从体质学说论脾胃病的治疗与预防[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3 |
范绍伯;舒亚莉;;老年高血压的防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老年医学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
4 |
王静;王辉;何剑斌;;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
5 |
李霞;;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防治亚健康状态[A];2009人民大会堂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高峰论坛暨首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6 |
吕伟成;陈文乐;许文耀;;福建省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
7 |
张淑凤;王强;周婷;代平礼;;蜜蜂白垩病病原的研究及防治[A];2005年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产品专业委员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联合工作会议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8 |
李彦岭;王占周;李博;杨永钦;李玉平;;猪链球菌病及防治技术要点[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
9 |
朱焕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原因及防治[A];湖北省公路学会高速公路隧道监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10 |
高素贞;马明安;张凯远;张香云;;浅谈小麦吸浆虫的测报与防治[A];华中三省(河南、湖北、湖南)昆虫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