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权问题初探
【摘要】:
网络媒体的出现,对改变社会舆论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公民意识的日益觉醒,更多人愿意也能够对某些社会现象发出自己的声音。网友通过发起草根的力量,对严重违背社会道德的现象,例如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死亡博客”等事件的当事人进行强烈谴责。然而,当这些“道德罪人”遭到舆论审判时,他们的利益究竟怎样保护、怎样对待他们的隐私权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阐述什么是人肉搜索,它的特征是什么。第二章分析人肉搜索可能产生的双重效应,包括网络舆论暴力和网络舆论监督,产生这两种截然不同效应的原因何在。第三章对网络隐私权进行法理分析,提出人肉搜索事件中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八类主体和他们分别应承担的责任,并通过隐私权保护的例外规定(公众人物和当事人同意)达到对林嘉祥、周久耕这类官员的舆论监督。第四章阐述隐私权的发源地美国在保护隐私方面所进行的努力,包括宪法的渊源、普通法的承认以及制定法的规制,同时美国还通过行业协会以及安全港规则对网络隐私权给予特别保护。第五章对我国的隐私权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自上而下立法以及自下而上的自律分别存在的不足,主要对网民自发订立的《人肉搜索公约》进行分析。第六章针对人肉搜索事件应当怎样规制提出建议,以期网民能够合理利用人肉搜索工具惩恶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