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PTHrP和BMP-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机制研究

米东  
【摘要】:第一部分:PTHrP和BMP-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机制研究 乳腺癌是一种常发性恶性肿瘤,是导致全世界女性死亡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乳腺癌。 乳腺癌的一个突出的生物学特征是易发生转移。乳腺癌在发生初期,往往表现出过度增殖和凋亡减少,导致肿瘤细胞快速增殖。在晚期阶段,乳腺癌的转移成为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常见的转移器官为骨,死于乳腺癌的患者中有80%都发生了骨转移。 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并通过多步骤完成的复杂过程。涉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转变成为多潜能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并失控增殖生成原位癌;原位癌细胞的脱离和外侵;乳腺癌细胞的定向转移;乳腺癌细胞在靶器官的黏附和增殖。但其生物学过程和分子机制尚未明确,这严重影响了乳腺癌的治疗。 PTHrP是从高钙血症相关的恶性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一种蛋白质分子,由于其基因序列和结构与甲状旁腺激素(PTH)相类似而得名。PTHrP常常在骨转移肿瘤中检测到,PTHrP的过表达与肿瘤骨转移和预后有关。 骨形态发生蛋白-6(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6, BMP-6)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其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BMP I型和Ⅱ型受体结合,并依靠Smad通路传递信号来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除了在诱导成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BMP-6还是调控骨生长和器官发育的重要功能因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MP-6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在乳腺癌细胞系和乳腺癌患者肿瘤标本中均发现BMP-6基因的异常表达。 本研究通过定量PCR检测了35个乳腺癌标本中的PTHrP和BMP-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17个高表达PTHrP的标本中有12个低表达BMP-6,在18个低表达PTHrP的标本中有17个高表达BMP-6,表明PTHrP和BMP-6 mRNA的表达呈现负相关,这就提示我们PTHrP和BMP-6之间可能存在负调控关系。 为阐明PTHrP抑制乳腺癌中BMP-6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本文构建了人全长PTHrP cDNA表达载体,用不同浓度的PTHrP质粒转染MCF-7细胞,通过半定量和定量PCR检测发现PTHrP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CF-7中BMP-6 mRNA的表达,通过Western-blot检测发现PTHrP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CF-7中BMP-6的蛋白水平。用定量PCR检测发现外源转染的PTHrP可时间依赖性地抑制MCF-7中BMP-6 mRNA的表达。鉴于PTHrP在生物体内以多种多肽形式存在,为了进一步探讨PTHrP抑制BMP-6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我们用氨基端多肽PTHrP (1-40)和羧基端多肽PTHrP (107-139)处理MCF-7细胞,结果发现仅PTHrP (1-40)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CF-7中BMP-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而PTHrP (107-139)没有任何作用。 接着,我们构建了长度为1.2kb的BMP-6基因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表达质粒,通过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该启动子对PTHrP(1-40)或PTHrP (107-139)刺激的应答活性,发现在剂量为10nM的PTHrP (1-40)的刺激下,BMP-6基因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活性下调40%,剂量为100nM时活性下调73%,而PTHrP(107-139)对BMP-6基因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活性没有作用。 为了研究PTHrP (1-40)调控BMP-6基因表达的信号途径,我们采用了PKA、PKC、p38MAPK和MEK途径抑制剂,结果发现仅PKA信号途径抑制剂可以消除PTHrP (1-40)对BMP-6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此外发现PKA信号途径激活剂发挥与PTHrP (1-40)相似的抑制BMP-6基因启动子活性效果。 此外,我们通过BMP-6基因沉默和过表达证实,PTHrP (1-40)通过下调BMP-6基因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 综上所述,本部分实验证实PTHrP是BMP-6的上游分子,通过PKA信号途径抑制BMP-6基因的表达,进而通过下调BMP-6基因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第二部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6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真核表达体系,和其它表达系统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既操作简单,易于扩大培养,适于工业化生产,又具有真核细胞翻译后修饰加工的特点。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外源重组蛋白的表达,到2005年为止,超过500种外源重组蛋白已经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 骨形态发生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超基因家族,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调节因子,它不仅能够促进新骨的形成,还在细胞生长、分化、迁移、凋亡以及胚胎和器官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参与调控机体泌尿和神经等系统的发育,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BMP-6在体内先以前体蛋白(包括信号肽、前肽和成熟肽)合成,然后再经过翻译后修饰加工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目前国内外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生产多见于真核哺乳动物和昆虫细胞,虽然活性较高,但是产量少而且成本高。而原核表达系统虽也能表达出有活性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但由于缺乏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加工机制,通常活性较低。本实验旨在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分泌表达hBMP-6蛋白。 本实验首先以重组质粒pcDNA6A-BMP-6为模板通过PCR扩增hBMP-6成熟肽cDNA编码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到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9K中。重组质粒pPIC9K-hBMP-6经Sac I酶切线性化,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 PCR法筛选阳性转化子,利用梯度浓度G418筛选到七株高拷贝整合的阳性转化子。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hBMP-6成熟肽以分子量约为34 kD和18kD两种不同糖基化修饰的单体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喜艳;徐邦生;高银峰;刘军;;BMP-6对卵巢功能和生殖能力作用的研究进展[J];生殖与避孕;2011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凯;郭风劲;陈安民;黄晖;;Ihh信号通过PTHrP依赖和非依赖方式参与调节前软骨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2 李江宁;陈扬熙;;功能矫治前伸大鼠下颌髁突局部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刘来奎;许小会;陈盛;宋晓陵;;经颧弓后上牵引下颌后关节滑膜中PTHrP的表达及意义[A];第七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杨爽;杜君;王兆琪;袁伟;乔玉欢;张明;张杰;朱天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δEF1抑制BMP-6诱导E-cadherin转录的机制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胡芬;杨爽;;BMP-6通过促进microRNA-192表达而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增殖的研究[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苗登顺;;甲状旁腺素相关肽在抗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7 刘胜;吴春宇;程旭锋;杨顺芳;宋晓耘;;从OPG/RANKL/ANK系统阐述补骨脂-蛇床子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的机制[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崔念晖;王恩博;野村武史;柴原孝彦;张伟;;应用术前活检标本中破骨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推测口腔鳞癌颌骨侵犯的发生[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宋晓耘;刘胜;徐祎春;吴春宇;叶依依;;蛇床子素配伍补骨脂素体外抗乳腺癌骨转移机制的研究[A];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弘;赵小朋;张志光;;Sox9在新生小鼠髁状突软骨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米东;PTHrP和BMP-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龚丽明;非小细胞肺癌中PTHrP与性别和性激素状态相关性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1年
3 陶惠人;RANKL,PTHrP及P38 MAP Kinase在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张继帅;利用条件基因剔除技术研究Smad4基因在软骨内成骨过程中的功能[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5 卢奕;MCP-1/CCR2途经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6 崔福爱;BMP-6和VEGF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促进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祁军;大鼠骺板软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及细胞响应力学信号的初步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梁华晟;高糖状态下甲状旁腺素受体1对INS-1细胞影响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罗冬梅;运动对大鼠长骨发育作用机理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动态压应力与PTHrP对体外培养大鼠前软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雪梅;山羊PTHrP基因对乳腺上皮细胞中几个钙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邢瑞芳;山羊PTHrP基因干扰重组腺病毒的制备与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振宇;山羊PTHrP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梁惠惠;大鼠实验性牙齿移动对牙周组织张力侧PTHrP和c-fos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付玉婷;实验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中Sox9、PTHrP及其受体PTH1R表达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洪宇娟;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机制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冰;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对小鼠颌骨来源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9 金曙蕾;甲状旁腺素相关肽核定位序列和C末端缺失导致小鼠皮肤衰老的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杨少成;猪BMP-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多态性与其生产性状相关性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