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

崔健  
【摘要】:尽管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货币,但是对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性质至今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解释。当我们对经济周期理论中货币的作用进行梳理时同样存在这样的疑问,因为在不同经济学家那里,货币是各不相同的。目前的主流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依然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实物经济的面纱,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充其量只会对实物经济产生润滑或扰乱作用。但经济中的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并不是来自任何实物生产的技术关系,而只是来自于货币金融体系。在这个货币金融体系中,所有的宏观变量都是整个货币供给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些宏观变量要求保持稳定的比例才‘得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只有建立在货币量值基础之上,将货币分析与实物分析统一起来,以社会关系为分析对象的经济周期理论才可能真正揭示经济周期的本质。 本文从信用货币的历史演变入手来进行分析,通过对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的资金流动来探究信用货币的创造过程,进一步肯定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在对信用货币创造的重要影响,也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信用货币会随时被创造出来,并不必然投入到生产活动当中去。由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货币的流出和流入同样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上升和下降的波动影响,因而依据货币供应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考虑到中国转轨经济时期金融机构所处的特殊历史变革阶段,我们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中国信贷管理制度的变迁,发现政府因素一直内生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中国的金融制度呈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型色彩,这一点是无法用古典或新古典范式来分析的。因为综观整个经济理论史,充满自由主义的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没有理会(甚至排斥)政府因素,而只关注于厂商和个人。基于这种制度的视角,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包括信贷管理制度在内的中国金融制度是循着原有历史逻辑而持续性地变迁的,这个过程被深深烙上了政府主导的印记,所以它的信用货币的创造必然有其特殊性。”在信用货币创造中另外一个无法忽视的因素就是中央银行的作用。孙国峰(2003)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归结为提现制约、清算制约和中央银行设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约三项。对于存款准备金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我国2006年1月—2008年5月间频繁上调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存量之间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准备金数量和货币存量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准备金数量和贷款量间也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认为央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抑制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由于货币供给内生性加大了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并使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效果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简单地使用收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同时对于存在的流动性过剩、消费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投资和出口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作者认为不是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就能够解决的。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内国际金融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宏观调控也日益严峻,政府应慎重选择调控工具和调控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过热、结构失衡问题。 对于信用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文章首先通过房地产这个特殊市场介入分析。对1998年1季度到2009年2季度我国贷款、房地产价格走势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贷款是房价上涨的原因,这种情况在长期更加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将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宏观经济,来研究货币对物价、对GDP的影响。通过将货币存量和流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解释了我国M2/GDP畸高的现象以及信用货币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宁咏,李雷;新的经济周期波动形式与货币规则的转换[J];经济问题探索;1998年04期
2 熊厚;;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年11期
3 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戴春林;刘任捷;苏敬工;丁玉岚;葛祥;张海滨;周明璐;孙昱达;王兵;;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信贷经营研究[J];金融纵横;2009年06期
4 张青;;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效应检验[J];海南金融;2012年12期
5 成霄霞;;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张学斐;;新疆经济周期波动分析[J];中国金融;2017年03期
7 张学斐;;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分析——基于总需求视角[J];金融发展评论;2017年03期
8 陈乐一;杨云;;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调节和缓解作用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03期
9 白亚东;;当前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及中国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17期
10 顾敏;;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及对策研究[J];门窗;2015年04期
11 王金明;刘旭阳;;基于经济景气指数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转折点的识别[J];数量经济研究;2016年01期
12 郭新梅;;黑龙江省经济周期波动分析[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7年02期
13 张敏锋;张宗德;;我国两岸经济周期波动同步化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01期
14 郝君富;王亚柯;;人口死亡率顺经济周期波动之谜——基于环境污染角度的解释[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15 侯鹰;;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研究[J];现代商业;2013年35期
16 钱鹏程;张玉兵;;经济周期波动实证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3年02期
17 姚敏;周潮;;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7期
18 董颖;唐晓彬;武一;;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年18期
19 刘金全;王雄威;;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的区域划分与动态特征检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20 王伟;;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磊;;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定和理论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林建浩;王美今;;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大稳定时代”识别[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3 刘树成;张平;张晓晶;;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究[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徐长生;何小松;;美国新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尚颖;贾士彬;;中国保险业反经济周期波动的调节机制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6 刘军荣;;经济周期波动与跨国公司投资分布变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张连城;;论经济周期波动的制度原因和平抑经济周期的制度安排[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张学功;李楠楠;;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及经济增长持续性非对称性研究——机制转换还是结构变化?[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6):——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中国经济[C];2016年
9 刘金全;刘志刚;;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三区制转移模型及区制状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5卷)[C];2004年
10 周茂荣;周念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及复苏前景分析[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士宁;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庄子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及其福利成本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李长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分析及调控管理[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风云;经济政策作用机制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关性的动态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于宝东;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金明;我国转轨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分析及监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史建明;河北省经济波动周期性及成因的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刘俊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定和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汤铎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研究:描述性事实和特征事实(1949~2006)[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阳;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阶段转换及货币驱动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伍艳;1914—1936年与1953—1976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杨龙;经济周期波动、券商资产配置与融资结构调整[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4 赵虎林;中国工业部门各行业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同性特征及成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5 裘珂;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6 李雪华;地方政府干预对新疆制造业产能利用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8年
7 尹华旭;国际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8 余晓钰;安徽省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立志;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制度因素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闻金璐;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D];兰州商学院;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信诚基金副首席投资官 特定资产管理投资总监 胡喆;纷繁复杂中紧抓改革的确定性机会[N];中国基金报;2017年
2 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7月信托收益从年内高点回落[N];北京商报;2017年
3 肖玉航;经济周期波动本无“新旧”之分[N];中华工商时报;2017年
4 王红英;企业如何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管理风险[N];期货日报;2015年
5 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 宋圭武;政府应主动调控转型应对经济周期波动[N];甘肃日报;2014年
6 国家信息中心 张前荣;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是什么关系[N];上海证券报;2011年
7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 张元端;用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审视当前楼市[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何鹏薛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出现良性大变形[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刘奕湛;社科院: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呈现良性大变形[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张玉玲;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出现良性大变形[N];光明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