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动态侧线出料的热敏物料间歇精馏
【摘要】:
针对热敏物料的间歇精馏分离提纯问题,本文提出了用于提纯热敏物料的带有动态侧线出料的提馏式间歇精馏过程,建立了适用于分离热敏物料的带有动态侧线出料的提馏式间歇精馏数学模型,模型采用Gear法进行求解,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优化计算。
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塔顶贮罐温度、反应度、塔底再沸器持液量、侧线出料位置等对带侧线出料的热敏物料间歇精馏过程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可知,当塔顶贮罐料液维持在泡点状态时,塔顶贮罐内热敏反应量大,产品收率低,而当塔顶贮罐内物料维持冷态进料时,可以大大减少塔顶贮罐内物料发生热敏反应的可能性,提高产品收率;一般情况下,反应度越小,热敏物料的收率越高;塔底再沸器持液量越低,热敏性产品的收率越高,因为低持液量可以大大减少热敏物料在塔釜的停留时间,减少热敏损失量。在带侧线出料的提馏式间歇精馏塔中,有一个最优的侧线出料位置,而最优出料位置与物料的相对挥发度有关。另外,通过对带侧线动态出料的提馏式间歇精馏塔和精馏式间歇精馏塔的比较可以发现:不管产品在精馏过程中生成轻组分还是重组分,由于倒立塔塔顶贮罐物料可以保持冷态的优势,对于热敏物料的间歇精馏,带侧线出料提馏式间歇精馏塔优于精馏式间歇精馏塔。
采用苯-甲苯-邻二甲苯体系进行了带有动态侧线出料的提馏式间歇精馏过程实验,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另外,还进行了带有直接接触传热蒸发釜和动态侧线出料的提馏式间歇精馏实验研究,该过程由于物料在塔釜停留时间短,更有利于热敏物料的分离。
|
|
|
|
1 |
刘巍,张文庆,田克;乙醇丙酮精馏装置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年S1期 |
2 |
李应麟;间歇精馏的操作和计算[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3 |
田兴国,陈守库,刘春库;分离轻烃的接替式间歇精馏技术[J];天然气工业;1994年01期 |
4 |
张秀成,唐志华;间歇精馏分离2,4-和2,6-二甲基硝基苯[J];农药;1995年01期 |
5 |
荆涛,李哲;间歇精馏的操作方式及算法[J];化工时刊;2003年05期 |
6 |
贾战旭;合成聚酯填料塔理论塔板数的微机计算[J];河南化工;1995年04期 |
7 |
白鹏,骆淑莉,黄家铭,曾军;动态累积间歇精馏操作方法研究[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4年06期 |
8 |
李柏春,杨志才;具有多塔功能的单塔半连续精馏过程研究[J];化学工程;1994年04期 |
9 |
祝如松,孙亮;多元间歇精馏塔操作优化的仿真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10 |
王心满,苑静,佟瑞栋;间歇精馏最小回流比的近似计算及其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1 |
荆涛,赵云鹏,李哲;间歇精馏的操作型算法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3年03期 |
12 |
郝文峰,樊栓狮,李文秀,王金渠,殷德宏;三元醇类间歇精馏模拟和实验[J];化工学报;2004年06期 |
13 |
张卫华,徐松,李忠玉,张福胜,王卫东,卫广业;从异丙醇废液中回收高浓度异丙醇装置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4 |
王为国;王存文;吴元欣;曾真;;二元常规间歇精馏的最小汽化总量[J];化工学报;2006年11期 |
15 |
王为国;冯魏良;彭友瑞;王存文;吴元欣;;二元多段恒回流比常规间歇精馏的讨论[J];化工设计;2008年01期 |
16 |
王骥程;;间歇精馏的优化操作与控制[J];石油化工自动化;1987年01期 |
17 |
周彩荣;王海峰;高玉国;郝红英;李秋红;;环己烷、环己烯及氯代环己烷混合物的分离[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4期 |
18 |
陈祖霖;邹德正;李飘英;;间歇精馏过程动态特性及优化操作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19 |
张英,李文秀;非均相共沸间歇精馏模拟[J];辽宁化工;2004年04期 |
20 |
华超;李鑫钢;徐世民;田玉峰;白鹏;;间歇精馏过程中最小过渡馏分的优化控制[J];天津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