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德氏乳杆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与模拟计算

高会艳  
【摘要】: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技术的产生是后基因组时代各种组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相互结合的必然结果,是目前成熟、有效的从系统角度将生物体内的代谢网络用数学方式表达并进行模拟计算的方法,搭建了生物整体生长表型与生物体内各种组分之间的桥梁。目前,有近40种的物种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已经构建完成,并且一些工程菌株的模型已经广泛用于指导代谢工程、药物靶点设计等多个领域。 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是工业上常用的乳酸生产菌,在医药领域、食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菌种的改良多依靠于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技术,这些技术大多都是从局部操作靶点进行改造。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系统分析方法,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德氏乳杆菌胞内的所有代谢途径,并能根据模型的模拟预测找到提高乳酸产率或降低成本的菌体改造方法,以此来指导代谢工程实验。 本论文结合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文献、生化书籍等信息渠道,以VBA语言为工具自动生成GPR关系后,对网络进行人工修正,得到初步的网络模型。之后在MATLAB平台上利用COBRA工具包,用线性规划软件glpk,采用FBA算法对网络模型进行数学转化和计算,根据结果调试修正模型。最终得到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出已知德氏乳杆菌生长表型的网络模型。本论文在这个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最大生长速率模拟、乳酸生产速率模拟、鲁棒性分析、表型相平面分析、单/双基因敲除实验等。由结果得出乳酸产率约1.84 mol乳酸/mol乳糖;微量氧气对德氏乳杆菌的表型总体影响不大,能小幅度刺激生长速率加快,过量氧气会在细胞内产生氧压力,造成菌体生长以及乳酸产率降低等结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樊;刘义;孙伟峰;何钢;;利用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几种途径[J];生物技术通报;2010年09期
2 罗若愚;廖莎;曾绍群;李亦学;骆清铭;;FluxExplorer:一个通用的基于化学计量矩阵的代谢网络建模和分析平台[J];科学通报;2006年06期
3 高弘;黄英明;刘铭;张剑;华玉涛;曹竹安;;CAT基因敲除对热带假丝酵母产DCA13代谢网络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6年09期
4 赵静;陶林;俞鸿;骆建华;曹志伟;李亦学;;代谢网络的蝴蝶结结构特征及其功能意义[J];科学通报;2007年01期
5 何胜;梅娟;石贵阳;王正祥;李炜疆;;代谢网络自动绘制的快速网格布局算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年05期
6 丁德武;何小青;陆克中;吴璞;黄海生;;基于Petri网T不变量的PHB新陈代谢建模分析(英文)[J];生物信息学;2010年03期
7 郝伟丽;刘景芝;赵宝华;;微生物代谢工程原理与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7年05期
8 王正华;周婷婷;;大规模代谢网络分解的生物信息学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周婷婷;容健锋;陈振冲;王正华;朱云平;贺福初;;MetaGen:从KEGG建模代谢网络的新工具(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年01期
10 丁德武;丁彦蕊;陆克中;须文波;黄海生;;重建代谢网络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分析[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年05期
11 王晖;马红武;赵学明;;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12 高红亮,丛威,欧阳藩;杂交瘤细胞的代谢流量分析[J];生物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13 王冰,修志龙,唐焕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代谢网络结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06期
14 侯静;宋安平;王卓;张武;李园园;李亦学;;图形聚类算法的代谢网络模块化分析[J];应用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15 丁德武;陆克中;须文波;吴璞;黄海生;;基于SAA的苏云金杆菌代谢网络功能模块[J];计算机工程;2010年13期
16 李鸣宇;;变异链球菌和血链球菌全代谢途径比对分析[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0年03期
17 丁德武;刘旭东;;人代谢网络巨强连通体的复杂网络分析[J];生物信息学;2011年01期
18 陈璟;丁彦蕊;须文波;;产甲烷常温菌和嗜热菌代谢网络特征的比较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年06期
19 黄佳良;孟春;郭红;;一种基于Petri网的代谢流分析方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01期
20 王栋;刘丽;赵志军;须文波;;极端路径分析及在色氨酸合成代谢网络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纪贵;;简述基因组学与中医基础理论[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毛自朝;卢灿华;贾凡;王志远;吴兴兴;何月秋;;解淀粉芽孢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9601-Y2的基因组修饰系统的构建[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卢建平;刘同宝;刘小红;林福呈;;稻瘟病菌基因组学的研究[A];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秦伯益;;基因组学时代的神经精神药物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杨宇飞;昊煜;;中药抗恶病质状态基因组学研究[A];第四届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1999年
6 童建;;免疫毒理基因组学[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秦泰辰;邓德祥;;从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展望21世纪育种科学[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杨胜利;;病理基因组学的发展趋势(英文)[A];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7年浙江省感染病学、肝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吕占军;王秀芳;谢英;段肖翠;;医学基因组学教学中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10 王忠裕;巩鹏;;中医学与基因组学相结合——新世纪最亮点[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达;代谢网络若干计算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彭佳扬;代谢网络中功能模块挖掘和进化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周婷婷;基于代谢网络的系统发育重建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赵建邦;基于代谢网络的功能模式发现及系统发生分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郝彤;基因组尺度人类代谢网络的亚细胞及组织定位[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子楠;代谢网络调控提高拟南芥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卫海滨;C_3植物光合作用代谢网络动态的系统生物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8 罗若愚;家族性肥大型心肌病的系统生物学初步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赵静;细胞代谢网络的结构、功能与进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张青瑞;甘油生物转化为1,3-丙二醇过程的代谢通量分析与动态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会艳;德氏乳杆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与模拟计算[D];天津大学;2010年
2 齐存森;Klebsiella pneumoniae 342 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的构建与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计博婧;代谢网络社团结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余齐文;面向多细胞生物代谢网络重构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刘志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微生物代谢系统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王文超;基于智能计算的微生物代谢网络与耐热性的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7 谢东强;COBRA模型上代谢调控约束的定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王英;代谢网络端通路计算方法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刘蓉;代谢网络及路径(pathway)的研究和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嵇匆;代谢网络的化学信息学分析及在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药物靶点筛选中的应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于军 方向东 杨运桂 雷红星李天舒整理;基因组学:几个“高热”关键词[N];健康报;2009年
2 林小春;基因组学革命刚刚开始[N];光明日报;2010年
3 记者 林小春;10年回首,基因组学成长中有烦恼[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白毅;拓宽基因组学产学研之路[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麦迪信;FDA向药企征求基因组学数据[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通讯员 王静思 记者 刘传书;中国基因组学研究居国际领先地位[N];科技日报;2010年
7 张荔子;基因组学技术为传染病防治“添翼”[N];健康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唐婷;我国基因组学研究亟须加大投入[N];科技日报;2008年
9 记者 潘晓娟;孟山都中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在京成立[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10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研究员 杨焕明;基因组学的突破[N];人民政协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