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解磷酵母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摘要】:
本文从农业废弃物堆肥中筛选出7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并用磷钼蓝比色法在Pikovskaya培养基中测定其解磷量。菌株D5、FL7表现出较好的解磷效果,D5解磷量高达506.93μg/mL,FL7解磷量为436.63μg/mL。各菌株解磷过程中均伴随着发酵液pH值的降低。在形态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分子鉴定手段分别对D5、FL7的16S rDNA序列和ITS区序列进行解析,初步推断D5为革兰氏阴性细菌Burkholderia fungorum,FL7为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两菌株的解磷能力在此前均未见于报道。
相对于解磷细菌D5,解磷酵母菌FL7对高温、高NaCl浓度、高铵离子浓度和偏碱性环境等具有更好的耐受性能,可在45℃、23%NaCl、6mol/LNH4+、pH9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对筛选得到的解磷酵母菌FL7进行紫外诱变以提高解磷活力,诱变后解磷量可达到478.22μg/mL,在野生型菌株的基础上提高了8.34%。解磷菌FL7能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酸性磷酸酯酶,但未在发酵液中检测到植酸酶活性。通过比较各突变株解磷能力大小与产生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关系得知,菌株的解磷能力与其产生的磷酸酯酶间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
高温、碱性、高渗、高铵环境会抑制解磷菌FL7的生长,但NH4+浓度小于1mol/L,NaCl浓度低于5%的铵离子和渗透压环境对菌株FL7的生长量无显著影响。环境温度、pH值、盐浓度、钙离子浓度、铵离子浓度等也会影响FL7的解磷能力。CaCl_2的存在会使菌株解磷能力显著下降。当铵离子浓度低于1.5mol/L时,NaCl浓度低于5%时,解磷能力所受影响较小。
FL7能利用农业废弃物固体菌糠及其酸处理液发酵,生长量可达到108数量级。利用其处理液发酵时的最适氮源选定为0.5%硫酸铵。
|
|
|
|
1 |
郑传进,黄林,龚明;巨大芽孢杆菌解磷能力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2 |
李然,孙小丁,张苓花;解磷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解磷能力[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3 |
郝晶;洪坚平;刘冰;张健;;石灰性土壤中高效解磷细菌菌株的分离、筛选及组合[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03期 |
4 |
田晓娟;杜德平;王艳;吴永慧;彭立娥;;解磷菌分离及其对内蒙古布龙图低品位磷矿利用研究[J];地球学报;2007年04期 |
5 |
王曾辉
,高晋生
,周霞萍;煤的氯化及煤氯化解磷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
6 |
宫占元;王艳杰;李永鹏;郑殿峰;;侧孢芽孢杆菌降解有机磷能力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7 |
石磊;;菌株BL—21解磷能力的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年04期 |
8 |
胡春明;姚波;席北斗;赵越;魏自民;李鸣晓;;堆肥复合功能菌剂的优化组合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8期 |
9 |
陈倩颖;胡子全;刘连生;许娜娜;赵海泉;;6株解有机磷细菌的分离鉴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10 |
韩小龙;宋文霞;冯磊;王晓强;;解磷菌株JN-31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J];中国酿造;2010年12期 |
11 |
林启美,赵小蓉,孙焱鑫,姚军;四种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解磷细菌数量及种群分布[J];土壤与环境;2000年01期 |
12 |
肖文丁;肖太阳;;低品位磷矿的生物选矿、化工冶金一体化研究[J];矿产与地质;2007年03期 |
13 |
余尚先;;有机酸解磷的一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2期 |
14 |
杨天学;唐忠涛;席北斗;魏自民;李鸣晓;姜永海;何小松;苏婧;;耐高温解无机磷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
15 |
李华,王光龙,谷守玉,陈万仁;磷细菌突变株生理特性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
16 |
尹瑞龄,许月蓉,顾希贤;解磷接种物对垃圾堆肥中难溶性磷酸盐的转化及在农业上的应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5年04期 |
17 |
贺新生;张媛媛;杨维刚;李小兰;;2种担子菌对磷矿中磷的浸提效果[J];现代化工;2008年S2期 |
18 |
胡子全;赵海泉;;一株有机解磷菌的筛选及其最佳生长条件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17期 |
19 |
李鸣晓;席北斗;魏自民;齐瑞江;陈健;杨天学;何小松;;耐高温解磷菌的筛选及解磷能力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
20 |
戴沈艳;贺云举;申卫收;钟文辉;彭毅;;一株高效解磷细菌的紫外诱变选育及其在红壤稻田施用效果[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