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变压器用陶瓷材料低温烧结的研究
【摘要】:
低温烧结可减少铅基压电陶瓷中PbO的挥发,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材料不偏离化学计量比,维持材料的良好性能。同时在制备多层压电变压器时,可用较便宜的金属替代贵金属,从而节约生产成本。为实现压电陶瓷的低温烧结,本文采用烧结助剂法,分别采用Li_2CO_3、Li_2CO_3+ZnO和LiBiO_2作为烧结助剂来降低Pb_(0.95)Sr_(0.05)[(Mn_(1/3)Sb_(2/3)_(0.06)(Ni_(1/2W)_(1/2)_(0.02)(Zr_(0.49)Ti_(0.51))_(0.92)]O_3(以下均简称为:PMS-PNW-PZT)压电陶瓷的烧结温度。另外,还研究了LiW对PMS-PLW-PZT压电陶瓷低温烧结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在不同烧结温度下Li_2CO_3对PMS-PNW-PZT压电陶瓷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机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050oC,Li_2CO_3质量分数为0.3wt%时PMS-PNW-PZT陶瓷的“硬性”性能较佳,ε~T_33 /ε_0、kp、Qm、tanδ和的值分别为1828、0.47、840、0.42%和310pC/N,Lid_(33)2CO_3质量分数为0.7wt%时,PMS-PNW-PZT的“软性”性能较佳,ε~T_33 /ε_0、kp、Qm、tanδ和的值分别为1954、0.49、733、0.5%和343 pC/N。d33
为了提高材料Qm ,研究了在不同烧结温度下LiBiO_2对PMS-PNW-PZT压电陶瓷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机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iBiO_2质量分数为0.3wt%,烧结温度为1050oC时,可得到相对较好的综合性能,此时、、、ε~T_33 /ε0kpQm tanδ和d33的值分别为1213、0.32、1917、0.55%和200pC/N。
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电陶瓷的综合性能,研究了在不同烧结温度下,Li_2CO_3质量分数为0.3wt%时,ZnO对PMS-PNW-PZT压电陶瓷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机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O质量为1.0wt%时,在1050oC的烧结温度下,、、、ε~T_33 /ε0kp Qm tanδ和d 33的值分别为2277、0.52、1691、0.96%和341pC/N;在1100oC的烧结温度下,ε~T_33 /ε_0、kp、Qm、tanδ和的值分别为2412、0.58、1023、0.7%和368pC/N。d33
为了更好的实现低温烧结,研究了在不同烧结温度下LiW摩尔含量对PMS-PLW-PZT压电陶瓷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机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100oC,LiW摩尔含量为0.03mol时,得到的陶瓷综合性能较佳,此时ε~T_33 /ε_0、kp、Qm、tanδ和d33的值分别为1386、0.39、1836、0.4%和197pC/N。
|
|
|
|
1 |
王春雨;赵振明;姜斌;杨志刚;;PbZrTiO_3迟滞特性及控制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09年04期 |
2 |
崔敏;张波萍;李海涛;;烧结温度对0.9PbZr_(0.52)Ti_(0.48)O_3-0.1NaNbO_3压电陶瓷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
3 |
武志恩,谢涛;数显油滴测试仪[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89年01期 |
4 |
宗永平;刘建新;;陶瓷压力传感器在柴油机供油系统测试中的应用初探[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5 |
崔庆,曹新民;PBiF-8大功率压电陶瓷的性能及其应用[J];声学技术;1994年04期 |
6 |
张亚;李科杰;马宝华;;末敏弹开仓环境加速度传感器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1996年02期 |
7 |
周亮,姚英学,张宏志;低波纹度快速响应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研制[J];压电与声光;2000年04期 |
8 |
褚祥诚;严仁博;董蜀湘;李龙土;桂治轮;;国内压电陶瓷声马达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1年05期 |
9 |
代伟;李骏;;对压电陶瓷极化特性的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09年04期 |
10 |
沈民复;徐燕萍;;轴承动态侦听器[J];石油矿场机械;1982年04期 |
11 |
李全禄;压电陶瓷研制工艺对其频率温度稳定性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1990年06期 |
12 |
江迎鸿,熊茂仁,陈旭明,赵子衷;PZT-BF-MCX系压电陶瓷的烧结和电性能[J];电子元件与材料;1992年03期 |
13 |
张学成;韩春学;;压电陶瓷离合制动装置[J];压电与声光;1997年02期 |
14 |
段智勇,王庆康;压电陶瓷线性位移步进马达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04年03期 |
15 |
王加春,董申;基于压电陶瓷的空气作动器特性研究及应用仿真分析[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4年06期 |
16 |
赵宏,杨治国,娄慧娟;压电陶瓷激励影响燃气燃烧器性能的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5年01期 |
17 |
陆翠敏,孙清池,徐明霞;PMSZT压电陶瓷的烧结工艺研究(英文)[J];功能材料;2005年06期 |
18 |
陈海初,王振华,李满天,孙立宁;两级位移放大微夹持器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5年03期 |
19 |
赵淳生;对发展我国超声波电动机技术的若干建议[J];微特电机;2005年08期 |
20 |
聂鲁燕;裘祖荣;幺春娟;洪昕;;微装配中微靶球的三维移动[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年02期 |
|